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盧建建

盧建建

整形修複科

擅長: 牙頜麵機型的綜合治療及整體形象設計:正頜外科:從根本上矯正成人反頜(地包天)偏頜(臉歪)小頜(沒下巴)突頜(齙牙)畸形。麵部輪廓設計與整形,包括:高顴骨降低、下頜角肥大手術(方臉改瓜子臉),隆下巴,去頰脂肪墊,咬肌肥大治療等。麵部五官精細化手術:鼻整體設計(包括:韓式隆鼻手術、鼻尖成形術、鼻頭縮小整形術,鼻翼縮小整形術等);眼部整形:重瞼成形,眼袋,上瞼皮膚鬆弛,眼角開大手術。麵部年輕化手術:微創及內窺鏡除皺手術、局部及全麵部除皺手術,鼻唇溝(法令紋)額紋、眉間紋、魚尾紋的綜合治療。體形雕塑手術:

簡介: 盧建建 副教授 專家介紹: 盧建建,女,整形五科(顱頜麵外科二中心)副教授,整形外科博士。 手術設計眼光獨到,在手術中引入現代時尚美容理念,擅長整體形象設計,用最少的手術,達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手術技術細膩、精湛,經驗豐富。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大會演講,與國內國際的專家共同探討整形外科領域的新進展,並將先進的治療理念應用於臨床手術,為患者謀取最大的福利。 學習履曆: 1996-2001年,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專業,醫學學士; 2003-2008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博士。 工作履曆: 2001—2003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複興醫院 住院醫師; 2008年至今,整形外科醫院主治醫師。 2011.6-2011.8,台灣長庚紀念醫院 顱顏中心 訪問學者 專長: 牙頜麵機型的綜合治療及整體形象設計:正頜外科:從根本上矯正成人反頜(地包天)、偏頜(臉歪)、小頜(沒下巴)、突頜(齙牙)畸形。麵部輪廓設計與整形,包括:高顴骨降低、下頜角肥大手術(方臉改瓜子臉),隆下巴,去頰脂肪墊,咬肌肥大治療等。 麵部五官精細化手術:鼻整體設計(包括:韓式隆鼻手術、鼻尖成形術、鼻頭縮小整形術,鼻翼縮小整形術等);眼部整形:重瞼成形,眼袋,上瞼皮膚鬆弛,眼角開大手術。 麵部年輕化手術:微創及內窺鏡除皺手術、局部及全麵部除皺手術,鼻唇溝(法令紋)、額紋、眉間紋、魚尾紋的綜合治療。 體形雕塑手術:360度全方位吸脂手術,脂肪注射隆胸手術,乳房整形手術(隆胸,乳房下垂矯正,巨乳縮小,乳房再造),提臀手術。 女性私密整形術(包括處女膜修複術、小陰唇整形術、陰道緊縮術等)。 瘢痕綜合整形術:各種創傷及燒傷後畸形及瘢痕的綜合修複治療。 發表文章: 第一作者: 1. 保留乳腺導管的肥大乳頭縮小術。 2. Treachercollins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 3. 下唇交叉粘膜瓣修複外傷性上唇唇紅缺損。 4. 青春期乳房肥大症乳腺組織中芳香化酶P450mRNA的表達。 5. 頦部雙階梯水平截骨術在嚴重小頦畸形治療中的應用。 第二作者及以後: 1. Correction of inverted nipple: an alternative method using continuous elastic outside distraction. 2. 持續彈性外牽引矯正乳頭內陷. 3. 開放式手術矯正陳舊性外傷性歪鼻畸形。 4. 羥基磷灰石矽膠複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5.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or improv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icrognathia complicated by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6. 羥基磷灰石矽膠複合材料的細胞毒性檢測。 7.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植入修複眶壁爆裂性骨折並發眼球內陷畸形術後視功能評估(英文)。 8. 高位LeFortⅠ型截骨同期牙槽脊裂植骨矯治唇齶裂術後麵中部畸形。 9. 下頜升支矢狀劈開不同截骨術矯治下頜前突的對比分析。 10. 內上乳腺蒂乳房縮小術。 11. 密度梯度離心並貼壁法分離成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成骨特性。 12. 青春期乳房肥大症乳腺組織中雌激素受體的表達。 13. 應用眼輪匝肌皮瓣矯治外傷性下瞼外翻。 14. 重瞼術同期矯正內眥贅皮的新術式探討。 15. Medpor植入修複眶壁爆裂性骨折並發眼球內陷後視功能評估。 16. 耳後上頸部皮管修複創傷性耳郭部分缺損。 17. 自體肋骨及肋軟骨植入矯正Binder綜合征畸形。 18. Romberg's病畸形的外科綜合矯治。 19. 全厚皮片遊離移植矯治大麵積眼瞼分裂痣。 20. 股前外側脂肪筋膜瓣經血管吻合遊離移植修複麵部凹陷畸形。 21. 唇頰部洞穿性缺損的綜合外科修複。 22. Klippel-Feil綜合征一例。 23. 上瞼眼輪匝肌蒂皮瓣矯正Treacher-collins綜合征眼瞼畸形。 24. 矽凝膠假體隆乳術後遲發血清腫一例。 25. Goldenhar綜合征無明顯眼部異常一例。 SCI收錄: 1. Lu JJ, Yang K, Jin XL, Xu JJ, Zhang C, Zhang B, Teng L. Epicanthoplasty with double eyelidplasty incorporating modified Z-plasty for Chinese patients.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1 Apr;64(4):462-6. Epub 2010 Aug 1. PubMed PMID: 20682462. 2. Jin X, Teng L, Zhao M, Xu J, Ji Y, Lu J, Zhang B. Reconstruction of cicatricial microstomia and lower facial deformity by windowed, bipedicled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lap. Ann Plast Surg. 2009 Dec;63(6):616-20. PubMed PMID: 19887932. 3. Xu JJ, Teng L, Jin XL, Ji Y, Lu JJ, Zhang B. Porous polyethylene implants in orbital blow-out fractures and enophthalmos reconstruction. J Craniofac Surg. 2009 May;20(3):918-20. PubMed PMID: 19480046. 4. Jin X, Teng L, Zhang C, Xu J, Lu J, Zhang B, Xie F, Xu M. Reconstruction of partial-thickness vermilion defects with a mucosal V-Y advancement flap based on the orbicularis oris muscle.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1 Apr;64(4):472-6. Epub 2010 Aug 14. PubMed PMID: 20709612. 5. Jin X, Teng L, Xu J, Lu J, Zhang C, Zhang B, Zhao Z. Anterolateral thigh adipofascial flap for the restoration of facial contour deformities. Microsurgery. 2010 Jul;30(5):368-75. PubMed PMID: 20049917. 6. Teng L, Jin X, Wu G, Zhang Z, Ji Y, Xu J, Lu J, Zhang B, Zhou G. Correction of hemifacial atrophy using free anterolateral thigh adipofascial flap.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0 Jul;63(7):1110-6. Epub 2009 Jul 18. PubMed PMID: 19616490.

相關藥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