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劉博

劉博

外科

北京同仁醫院  主任醫師 

擅長: 耳聾、耳鳴和眩暈等內耳疾病的臨床診療與基礎研究。

簡介: 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行政辦主任,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主任。1985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係,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996年赴澳大利亞國家聽力中心、Macquire大學學習臨床聽力學;在墨爾本BIONIC EAR研究所學習人工耳蝸技術;2001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耳鼻咽喉科專業,獲得醫學碩士學位。擅長耳聾、耳鳴和眩暈等內耳疾病的臨床診療與基礎研究,重點圍繞聽覺與前庭係統相關疾病的生理與病理機製開展應用基礎研究。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首次在國內報道了“大前庭水管綜合症(LVAS)”並對其進行了長期隨訪觀察,全麵係統分析了本病的聽力學檢查、臨床診斷治療與遠期療效,對LVAS發生發展的轉歸趨勢和進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期率先在全國係統開展了耳聲發射技術的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並於90年代初期推廣於臨床應用,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了國產化的耳聲發射設備。近年來帶領團隊對突發性聾、外周性眩暈疾病開展研究,主持了全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的全國多中心研究,對BPPV提出了規範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開展糖尿病患者聽力、前庭及平衡功能的評價,強調早期幹預、預測中老年人群跌倒風險,提出糖尿病患者聽力眩暈疾病診療規範化的社區管理模式。同時在老年聾的預防和慢病控製等方麵做出一定貢獻。在人工耳蝸植入者聲調語言識別特征、音樂感知及生活質量等領域進行了長期係統的研究工作。連續承擔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資助,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重點項目,曾承擔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航天分課題等項目。因《人工耳蝸技術基礎與臨床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以及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獎等獎項;以《內耳病》,《聽力學基礎與臨床》為代表的主編和參編專著27部,發表學術論著130餘篇;社會兼職二十餘項,包括: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防聾治聾技術指導組辦公室主任、世界衛生組織WHO防聾合作中心防聾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耳內科醫師學會中國專業委員會副主席、北京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耳鼻喉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耳科學組委員、北京醫學會眩暈學會常務委員、中國醫療保健促進會眩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參與了大量宣教工作,參加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北京電視台養生堂、專家門診等節目錄製,撰寫北京青年報、晨報、光明日報等媒體宣傳稿。

相關藥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