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總稱,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腦部病變。腦梗死是由於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並伴有相應部位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如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缺失的症候。腦梗死發病24~48h後,腦CT掃描可見相應部位的低密度灶,邊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應。腦MRI檢查能較早期發現腦梗死,表現為加權圖像上T1在病灶區呈低信號,T2呈高信號,MRI能發現較小的梗死病灶。
- 是否屬於醫保
- 否
- 別 名
- 腦梗塞
- 發病部位
- 顱腦 血液血管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為50~60歲以上的人群,常有...
-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院約(3000—— 10000元)
- 治愈率
- 60%
- 治療周期
- 1-2年
- 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
- 相關檢查
- 便常規,尿常規,腦脊液一般性狀,顱腦CT,顱腦MRI
- 常用藥品
- 羥乙基澱粉,血塞通泡騰片,利腦心膠囊
- 最佳就診時間
- 無特殊,盡快就診
- 就診時長
- 初診預留1天,複診每次預留半天
- 複診頻率/治療周期
- 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