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由於解剖關係,頸部神經損傷常和血管傷同時發生。損傷位置愈高,多個神經損傷亦愈多;頸中、下段損傷,以單一神經損傷較多。在麵頸部合並傷中,神經損傷占10%~15%。而其中又以臂叢、脊髓、喉返神經及迷走神經等損傷較常見。喉上神經來自迷走神經的結狀神經節,其位置靠近頸靜脈孔,在舌骨平麵上分為內支及外支。外支在下行途中常與甲狀腺上動脈緊密伴行,一般位於甲狀腺上動脈的前麵。根據Moosman 200例的屍體解剖,外支有21%行走方向不定,15%位於甲狀腺鞘內,6%位於甲狀腺上動脈分支之間。據孟昭輝等(1976)對喉神經解剖的觀察,喉上神經與甲狀腺上動脈均緊密伴行,其中神經行走在甲狀腺上動脈之後內者占89.3%,在動脈之前者占6.7%,在動脈分支之間者占4%。
- 是否屬於醫保
- 否
- 別 名
- 發病部位
- 頸部 周圍神經係統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所有人群
- 並發疾病
- 血管炎
-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院約(1000-5000元)
- 治愈率
- 85%
- 治療周期
- 1-3月
- 治療方法
- 對症治療
- 相關檢查
- 耳鼻咽喉CT
- 常用藥品
- 羅紅黴素分散片,青黴素V鉀片,胞磷膽堿鈉膠囊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複診頻率/治療周期
- 1-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