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是既密切關聯又互相區別的兩個疾病,均來源於腸道蛔蟲。1932年,英國醫生Mure在我國施行了首例膽總管切開取蛔蟲術,1942年,華西醫大施行了第2例膽總管切開取蛔蟲術,從而揭開了東方膽道外科的新頁。自發現膽道蛔蟲以來的資料記載,本病至少在我國肆虐了半個世紀,並成為原發性肝膽管結石的重要原因。直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衛生條件的逐漸改善,膽道蛔蟲病的發病率始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 是否屬於醫保
- 否
- 別 名
- 發病部位
- 肝 膽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兒童、青少年
- 就診科室
- 肝膽外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院約(1000 —— 5000元)
- 治愈率
- 70%
- 治療周期
- 3個月
- 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
- 相關檢查
- T管造影
- 常用藥品
- 鹽酸左旋咪唑糖漿,磷酸呱嗪寶塔糖,複方鷓鴣菜散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複診頻率/治療周期
- 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