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外傷後顱內積氣幾乎均由開放性顱底骨折時氣體從鼻旁竇或乳突氣房進入顱內而致。氣體可積聚於硬腦膜外、硬腦膜下、蛛網膜下腔、腦內或腦室內,多為單側積氣,往往伴有腦脊液鼻漏或耳漏。最常見的部位是前窩篩骨骨折造成額部硬腦膜下積氣或局部腦內氣囊腫,其次是因後篩竇或蝶竇骨折而致。另可見於其他開放性顱腦損傷時,氣體由傷道直接進入顱內,形成硬膜下、腦內及腦室內積氣。還見於顱腦損傷手術後,排氣不徹底而形成術腔、硬腦膜下和硬腦膜外積氣。
二、發病機製
空氣入顱的機製與受損竇腔內氣體壓力驟然升高有關,如擤鼻、咳嗽或打噴嚏時,均可使空氣壓進顱內。但有時亦可因顱內壓過低,源於液體動力學的影響在病人變換體位時,可將空氣吸入顱內。另外,在開放性顱腦傷或火器性腦穿透傷時亦可使空氣直接帶入顱內,形成硬腦膜下、腦內及腦室內積氣。通常顱內少量積氣,臨床上多無顱內壓增高征象,主要表現僅有惡心、嘔吐、頭痛和出汗等刺激症狀,如果同時伴有腦脊液漏和顱內感染則可出現腦膜炎症狀。有時引起氣顱的裂孔具有單向活瓣的特點使顱內積氣量不斷增加而成張力性氣顱,臨床上有顱內壓力增高及腦受壓的表現,嚴重時可引起腦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