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鈍挫傷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喉部由於本身的活動性與軟骨具有彈性,以及下頜骨、胸骨柄、鎖骨和頸椎骨的保護作用,一般不易遭受挫傷。喉部鈍挫傷常見於交通事故、工業創傷、運動創傷、地震創傷、跌傷、拳擊傷和勒傷等。
1.發生情況
根據機體與作用物的關係,喉部鈍挫傷的發生有5種情況:
(1)活動的硬物撞擊人體。
(2)活動的人體撞擊硬物。
(3)人體相互撞擊。
(4)壓榨傷。
(5)內源性損傷。
工業創傷和地震創傷的損傷情況是多種多樣的。車禍創傷較為多見,損傷機製也比較複雜。當汽車突然製動,患者頭向後仰,喉部向前突出,並撞擊於車內的硬物上,將喉部軟骨等結構擠壓於頸椎椎體之前,導致喉部軟骨骨折及軟組織挫傷。由於甲狀軟骨較為突出,比環狀軟骨易受損傷。老年人喉軟骨鈣化,彈性差,比年輕人易於發生軟骨骨折。若暴力作用方向較低,則可導致環狀軟骨骨折或氣管與環狀軟骨分離。
2.類型
Narries等根據損傷機製、損傷部位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將喉部鈍挫傷分為4大類型,聲門上區撕裂和骨折;聲門下區的損傷;環狀軟骨骨折;氣管與環狀軟骨分離。
(1)聲門上區撕裂和骨折:向上向後的鈍力,將舌骨推向後上方,可發生舌骨骨折、甲狀舌骨膜撕裂、甲狀軟骨上切跡骨折或甲狀軟骨上部分骨折。骨折片可陷入喉腔內。聲門上區各個部位和會厭前間隙可發生血腫。
(2)橫過聲門區的損傷:鈍物成直角衝擊甲狀軟骨,發生各種不同骨折及移位,老年人甲狀軟骨翼板最易受損呈線形骨折,斷片向後、內移位,形成階梯樣畸形,致聲門前後徑明顯縮短。青少年人的軟骨彈性較好,易發生較廣泛的軟組織撕裂。甲杓肌和甲杓韌帶可在任何部位斷裂。杓狀軟骨可向外後或向聲門區移位。杓狀會厭襞,梨狀隱窩和食管上端也可發生撕裂。聲門區周圍軟組織內可形成血腫。當甲狀軟骨向前彈回時,內側麵的軟骨膜可以發生剝離,而阻塞呼吸道。甲狀會厭韌帶易被撕脫,使會厭前間隙的脂肪組織和蜂窩組織擠向喉腔。均可阻塞聲門上區。
(3)環狀軟骨骨折:單獨的環狀軟骨後骨板骨折很少見。環狀軟骨弓部常與甲狀軟骨及氣管損傷同時存在。必須及時辨別環狀軟骨的骨折。因此軟骨既維持喉腔的完整性,又對上下結構起一種穩定作用。其骨折片塌陷可使氣道明顯變窄,發生嚴重頸部氣腫和呼吸困難。且常可合並杓狀軟骨損傷和環杓關節脫位,向前脫位的杓狀軟骨也可阻塞氣道。肉芽瘢痕組織牽拉杓狀軟骨可使聲帶固定於中線位置。嚴重者,骨折片可撕破食管黏膜。
(4)氣管與環狀軟骨分離:突然的鈍力將環狀軟骨推向後上方。 使環狀軟骨與氣管分離,可合並環狀軟骨骨折。這種損傷有時難於立即查出。一般都有嚴重的頸部和麵部皮下氣腫,常有喉返神經損傷,呼吸困難十分嚴重。如果氣管與環狀軟骨完全分離並向下蜷縮,可立即窒息死亡。
二、發病機製
喉部受挫傷後,表麵可無明顯傷痕,但喉腔內部可出現水腫和血腫。水腫常在48h達到高峰。血腫可局限於一側聲帶或室帶黏膜下,但血腫也可廣泛發生於喉部,並伸延至氣管、喉咽部及食管壁內。輕型挫傷隻擦破或輕微撕裂喉內黏膜及軟組織。喉部水腫、血腫及黏膜小撕裂一般屬於可逆性病變。
喉部受嚴重挫傷及壓碎傷後,發生甲狀軟骨與環狀軟骨骨折、杓狀軟骨移位喉軟組織明顯撕裂或廣泛缺損,骨折片與軟組織可阻塞氣道。喉部組織撕裂、水腫、肉芽增生,最後呈纖維化,可發生環杓關節固定,或使聲帶及室帶僵硬,或有喉蹼形成。環狀軟骨骨折或氣管與環狀軟骨分離常合並有喉返神經損傷,嚴重者喉返神經可完全撕斷。喉軟骨骨折、喉軟組織缺損及喉返神經損傷等均屬於不可逆性病變,會遺留永久性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