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副流感病毒屬副黏病毒科,RNA病毒,與人類有關的副流感病毒分為4型:1型中有兩種株別,即血細胞吸附第2型病毒(HA2)和仙台病毒(HVJ);2型為哮吼病毒(CA);3型為血細胞吸附1型病毒(HA1);4型也有兩種株別,A及B(M25)。1,2,3型可引起輕度鼻炎、咽炎及支氣管炎;1,2型可引起重症喉炎(哮吼),多見於2~6歲的兒童;3型可引起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至於仙台病毒,1952年及1953年在日本、1955年在蘇聯海參崴曾有少數引起肺炎的報告,但國外對其能引起人類疾病有懷疑。在我國,北京曾發現嬰幼兒肺炎、毛細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仙台病毒恢複期抗體4倍以上升高,並分離出病毒。因此,仙台病毒對人類的致病性應予以肯定。副流感病毒作為嬰幼兒肺炎和毛細支氣管炎的病毒病原,近年來在北方次於合胞病毒及腺病毒為第3位,在南方僅次於合胞病毒,為第2位。
二、發病機製。
副流感病毒主要經呼吸道分泌物傳播,通過空氣中的氣溶膠進行傳播。副流感病毒在寒冷、幹燥的環境中相對活躍,因此副流感病毒感染多發生在冬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