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華支睾吸蟲蟲卵通過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螄)和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蝦)後,發育成囊蚴,活的囊蚴被攝入後,經膽汁激活,囊內幼蟲破囊壁而出,經膽總管進入肝膽管發育為成蟲,亦可通過血管或穿過腸壁到達肝髒,最後寄生在肝膽管內發育為成蟲,成蟲的壽命一般為20~30年,主要寄生在人、犬、貓和豬的肝膽管內,蟲數多時亦可移居較大的膽管甚至膽囊內,偶爾在胰管內亦可發現成蟲。
二、發病機製
被成蟲寄生的肝膽管,其病變程度與感染華支睾吸蟲的數量多少和感染時間長短有密切關係。如感染的蟲數僅10餘條至幾十條,則肝髒與膽管多無肉眼病變,如寄生蟲數超過100條,甚至數千條時,由於蟲體充滿肝內外膽管、膽囊及胰管,引起膽道梗阻,並發膽管炎、肝膿腫、胰腺炎等。華支睾吸蟲病變主要發生在肝內小膽管,因蟲體機械性阻塞和代謝產物的毒性作用,造成膽汁淤積,膽管呈囊狀或圓柱狀擴張,以左葉邊緣部分為著,膽管上皮細胞有脫落和增生,膽管壁因結締組織增生而增厚,並有大量腺體增生、淋巴細胞及粒細胞浸潤等現象;鄰近的肝細胞有脂肪變性、萎縮和壞死現象,最終導致膽汁性肝硬化。死亡的華支睾吸蟲屍體、蟲卵及脫落的膽管上皮可成為結石形成的核心,誘發肝膽管結石,有報道認為此病與膽管細胞癌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