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成蟲較小,在人眼結膜囊內時為淡紅色,半透明,取出後為乳白色,蟲體表皮具微細橫紋。雌蟲長6.2~20.0mm,雄蟲長4.5~15.0mm,尾端向腹麵卷曲,幼蟲長350μm~414μm。雌蟲在終宿主眼眶內產出幼蟲,幼蟲可被蠅類吸食,並在蠅的血體腔內經2~4周的發育成為感染期幼蟲。當蠅類再叮食另一宿主的眼分泌物時,幼蟲突破蠅喙,進入宿主的眼結膜囊,發育成熟從感染期幼蟲進入眼內至發育為成蟲,雌蟲又產出幼蟲需2個月左右。
在我國多寄生於狗、貓的結膜囊內,通過蒼蠅作為中間宿主和傳播媒介傳染。此病多見於嬰幼兒,家中喂養狗、貓,和嬰兒的自身個人及環境衛生有關,消滅蒼蠅及減少與家畜接觸可減少發病。
二、發病機製
本症是一種動物源性疾病。病原體是吸吮科線蟲,通過媒介動物傳播。蟲體以其口囊吸附於結膜囊內,蟲體吸附、運動時,體表角皮及雄蟲交合刺產生的機械性損傷,蟲體代謝產物的化學性刺激,均可對眼部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