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1.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由來自三胚層的成熟和未成熟胚胎性組織構成,可表現為有1個胚層分化未成熟或分化不完全,亦可表現為(2~3個胚層分化未成熟)。成熟與未成熟組織常混雜。
二、發病機製:
大體:
腫瘤多為單側巨大腫物,對側卵巢可合並良性畸胎瘤。包膜光滑,但常與周圍組織有粘連或在手術中撕裂。切麵多以實性為主,伴有囊性區;偶見以囊為主者,囊壁有實性區域。實性區質軟、細膩,有出血、壞死,呈雜色多彩狀,有時見骨、軟骨、毛發或腦組織;囊性區通常充以漿液、黏液或膠凍樣物。
2.鏡下:
為來自三胚層的成熟和未成熟組織構成;外胚層主要是神經組織和皮膚,中胚層以纖維結締組織、軟骨、骨、肌肉和未分化的間葉組織多見,內胚層主要為腺管樣結構,有時可見支氣管或胃腸上皮。這些組織處於不同的成熟階段,無器官樣排列。未成熟組織主要是指神經上皮組織,可形成菊形團或神經管結構,也可彌漫成片。
根據腫瘤中這種神經上皮的含量,有學者提出未成熟畸胎瘤的分級方法。這種分級對治療和預後的判斷均有重要意義。
0級:全部為成熟組織。
Ⅰ級:有少量不成熟組織(主要是膠質和原始間充質),可見核分裂。神經上皮少,每一切片中僅限於1個/40倍視野。
Ⅱ級:有較多未成熟組織,但神經上皮在每一切片中不超過3個/40倍視野。
Ⅲ期:有多量不成熟組織,每一切片中神經上皮的量占4個或更多/40倍視野,並常與肉瘤樣間質融合。
3.這一病理分級方法已被廣泛應用。
也有學者提出按每張切片中神經上皮量占10%者為Ⅰ級,占10%~33%為Ⅱ級,超過33%為Ⅲ級。為了減少分級的不一致性,最近Norris等又提出將此分級合並為低度惡性和高度惡性兩類,即無需化療的Ⅰ級和需術後化療的Ⅱ、Ⅲ級。這些分級方法都必須建立在充分取材的基礎上,應在肉眼形態不同的區域按腫瘤最大徑每厘米取材一塊。若腫瘤>20cm,則至少應取20塊以上組織檢查。
4.轉移灶的形態和組織分級可與原發瘤不同。
有的在腹膜表麵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結節,光鏡下為分化好的神經膠質,稱為腹膜神經膠質瘤病。這種種植結節為良性,原發瘤切除後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