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由加特納管(Gartner duct)或副中腎管而來。其病因迄今還在探討中,歸納為青少年發生子宮頸癌的可能因素如下:
雌激素作用:
在胚胎時期若母親服用或注射過雌激素,其後代的宮頸腺病發生率增高。如受某種促癌因子激惹,鱗狀上皮細胞結構異常,0%~5%可轉變成原位癌。
2.宮頸外翻:
正常子宮頸在解剖學上分為陰道部及宮頸管兩部分。陰道部位其特征鱗狀上皮覆蓋,無腺體;宮頸管為柱狀上皮覆蓋,有腺體。組織學上分為陰道部、移行帶及宮頸管三部分。移行帶介於陰道部與宮頸管之間,由宮頸內膜間質及腺體組成,上覆鱗狀上皮細胞。新生兒在體內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頸管柱狀上皮過度增生,並向宮頸外口生長。出生後母體激素影響消失,陰道酸度改變,陰道部鱗狀上皮沿柱狀上皮伸展覆蓋,稱鱗狀上皮化生。這種生理性移行帶如受致癌因子激化,最後可導致癌變。
3.性行為:
宮頸癌的發生與初次性交過早、早婚早育、不潔性行為有密切相關。有病學研究表明:初次性交年齡在18歲以前,其宮頸癌的患病率比20歲以後者高13.3~25倍。因為青春期宮頸上皮發育尚未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差,且青春期少女的免疫係統相對未經致敏,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早婚、婚前性行為、性生活頻繁,助長了包皮垢的致癌作用。過早分娩使宮頸裂傷、外翻及糜爛的機會增多,因而癌的發病率增高。此外,宮頸癌患病的危險性直接與性伴侶數成正比。>10個性伴侶者較≤1個性伴侶者的相對危險性高3倍以上。性伴侶者>6個且初次性交在15歲以前者,患宮頸癌的危險性上升10倍以上。
4.受母親因素的影響:
生育年齡的婦女,在懷孕期間服用避孕藥或使用雌激素,其所生的女孩日後發生宮頸腺癌的可能性很大。此外,還同母親的年齡、產次、多胎妊娠、先兆子癇的發生有有關。
5.病毒及其他病原體感染: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皰疹病毒(HSV)Ⅱ型、人類巨細胞病毒(CMV)以及STD感染等,均可導致宮頸癌的發病率升高。曾經感染過衣原體的婦女容易患子宮頸癌。病毒感染為性傳播疾病,如果夫妻雙方或一方性生活不潔或性夥伴太多,就有可能使女方感染這些病毒或病原體,母親存在上述感染因素又不注意女兒的性衛生,也可以造成母女之間的交叉感染,日後就可能發生宮頸癌。以上病原體感染可以降低性器官的免疫功能,從而使子宮頸細胞無法抵抗外來不良因素的侵襲,而易患癌症。
6.其他:
青少年女性免疫功能低下、吸煙以及配偶性行為和其他行為方麵的特點(配偶性伴侶數、患有HPV感染、生殖器尖銳濕疣及丘疹、陰莖癌、前列腺癌或其以前的配偶曾患宮頸癌者),都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宮頸癌的機會高2倍。
二、發病機製:
絕大多數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正常上皮→單純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少數不經過原位癌階段而直接發生浸潤癌。大體標本和鏡下結構與成人類似。
局部大體觀:
早期常呈糜爛狀或顆粒狀突起,可見表淺潰瘍,質較硬,觸之易出血。腫瘤進一步發展,按其生長的方向和外形可分為4型:
1)糜爛型:
大體呈糜爛狀或淺潰瘍狀,肉眼可能看不到腫瘤需在顯微鏡方能看見,常易被誤診為宮頸糜爛。也可呈顆粒樣粗糙不平,質地較硬,觸之易出血,多見於早期浸潤癌。
2)結節型:
腫瘤向表麵生長,呈明顯突起,高低不平,質脆易出血。可以向宮頸表麵形成團塊狀結節。常常伴有深淺不等的潰瘍形成,質地較硬或堅硬,觸診時出血明顯。
3)菜花型:
呈菜花狀、蕈狀或乳頭狀增生,一般分類中稱為外生型。瘤體較大,血管豐富,質地較脆,觸血明顯,常伴有感染和存在壞死灶。
4)潰瘍型:
屬內生型腫瘤。病變侵入宮頸管內呈侵蝕性生長,形成潰瘍甚至 空洞,如火山噴口狀,容易發生繼發感染和大量出血。有時整個宮頸及陰道穹隆部組織潰爛而完全消失,邊緣不規則,組織壞死,質地變硬,分泌物惡臭。上述4種分類與預後有關。
2.青少年子宮頸癌以宮頸腺癌多見:
腺癌的表現為預後差,淋巴轉移率高,對放射治療不甚敏感。有高、中、低3級之分。子宮頸腺癌中以子宮頸管內膜腺癌最為常見。病變開始發生在子宮頸管內,來自宮頸管腺上皮,組織形態多種多樣,有腺型和黏液型。鏡下多數可見到腺體結構。高度分化的腺癌有時與腺瘤樣增生很難區別,易被漏診;而分化不良的腺癌有時極似分化很差的鱗狀上皮癌,也很容易被誤診。
此外,還可見腺棘皮癌,其特征為部分腺體或腺上皮呈鱗狀化生,腺癌中含有鱗狀上皮化生而無間變。如鱗狀上皮有重度間變,則稱為腺鱗癌或混合癌。有人根據腺癌的組織發生和預後分為5型:分化型、未分化型、腺鱗癌、腺棘皮癌及惡性腺瘤。
子宮頸原位腺癌很少見,可單獨存在,亦可與浸潤性腺癌或鱗癌並存。病變的組織學特點是子宮頸管黏膜及腺體的腺上皮被具有惡性形態的腺上皮細胞所取代,但病變仍局限於上皮層內,未穿透基底膜,但胞核間變明顯,極性消失,具有惡性特征。
另外,在進行病理組織檢查時,有時還可見到少數特殊組織起源的、基本上呈腺癌樣結構的透明細胞癌、中腎癌及惡性卵黃囊瘤(內胚竇瘤)三種特殊組織類型的癌。它們起源於完全不同的組織成分,但在組織形態上有時卻十分相似而難以區別,在診斷上有時互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