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有關疣狀黃瘤的病因迄今未明,可能與炎症、病毒、細菌或真菌感染、局部刺激等有關,一些學者發現本病常在病變局部有其他病損同時存在,如伴有感染的表皮痣、鱗狀細胞癌、口腔黏膜原位癌甚至病變部位曾患過尋常型天皰瘡。
二、發病機製
外陰疣狀黃瘤的發病機製有表皮增殖學說、泡沫細胞浸潤學說及兩者相互助長的不同學說。前者認為本病好發於局部易受刺激部位,表皮內可見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屢見細菌感染,導致表皮增殖、變性從而使上皮細胞內的脂滴進入真皮乳頭,從而引起巨噬細胞的泡沫細胞化。後者認為真皮乳頭部位某些誘因,引起泡沫細胞集聚,隨後表皮出現乳頭瘤樣增生。
疣狀黃瘤光鏡下的特征為:表皮或黏膜上皮增生,上皮表層常表現為3種形態:①乳頭狀增生;②疣狀增生;③上皮向結締組織深方增生為主,而表麵平坦。這3種形式的上皮表麵均有角化過度、角化不全,角化層常深陷於上皮深層,上皮角化周圍可見深染的變性崩解的上皮細胞核碎片及散在的中性粒細胞浸潤,上皮釘突增寬、向結締組織內規則生長,上皮釘突之間的真皮乳頭向上高突。真皮乳頭內毛細血管和膠原纖維之間充滿胞體寬大,圓形或多邊形的泡沫細胞(或稱黃瘤細胞),其界線清楚,胞漿豐富呈泡沫狀,核小,固縮深染,位於細胞中央,膠原纖維可見玻璃樣變性。上皮釘突下方的組織內很少有泡沫細胞存在,可有慢性炎症細胞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