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鑒別:
本征應與繼發於中耳炎之迷路炎、聽神經瘤、藥物反應、顱後窩腫瘤、前庭神經元炎等鑒別。
1. 繼發於中耳炎之迷路炎:即中內耳炎,是化膿性中耳乳突炎較常見的並發症。按病變範圍及病理變化可分為局限性迷路炎、漿液性迷路炎及化膿性迷路炎。多表現陣發性眩暈,偶伴有惡心、嘔吐。眩暈多在頭或體位變動、壓迫耳屏或耳內操作(如挖耳、洗耳等)時發作。患者聽力有不同程度減退,多為傳導性聾,如病變位於鼓岬處可呈混合性聾。
2. 聽神經瘤:是指起源於聽神經鞘的腫瘤,是顱內神經瘤最多見的一種,多見於成年人,20歲以下者少見,性別無明顯差異,左、右發生率相仿,偶見雙側性。臨床以橋小腦角綜合征和顱內壓增高征為主要表現。是良性腫瘤,早診早治療效好,腫瘤較大合並顱內高壓者手術是唯一出路。
3. 藥物反應:是指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引起器官和組織的反應。在藥物副作用中,約1/3~1/4累及皮膚,故有人提出皮膚藥物反應(cutaneous drug reactions)。在所有皮膚和粘膜藥物反應中,又以藥疹(drugeruption)或藥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更為突出。
4. 顱後窩腫瘤:常見有小腦半球症狀、小腦蚓部症狀和腦幹症狀。主要表現為患側肢體共濟失調,行走時兩足分離過遠,步態蹣跚,或左右搖晃如醉漢,還可出現患側肌張力減弱或無張力、膝腱反射遲鈍、眼球水平震顫、耳鳴、聽力下降、眩暈、顏麵麻木、麵肌抽搐、麵肌麻痹等症狀。
5. 前庭神經元炎:是末梢神經炎的一種。病變發生在前庭神經節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兩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暈症狀可突然發生,持續數日或數月,活動時症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