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腹周圍癌檢查
1.糞便和尿液檢查
約85%~100%患者糞便潛血試驗持續陽性,多有輕度貧血,尿膽紅素陽性而尿膽原陰性。
2.血液檢查
血清膽紅素增高多在256.5~342μmol/L,堿性磷酸酶,γ-穀氨酰轉肽酶增高,轉氨酶輕至中度增高,癌胚抗原,CA19-9和CA125均可升高。
3.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十二指腸可引流出血性或暗褐色液體,其潛血試驗陽性,鏡檢可見大量紅細胞,脫落細胞學檢查60%~95%患者可發現癌細胞。
4.胃腸鋇餐及十二指腸低張造影檢查
有時可見十二指腸外上方有膽囊壓跡,及其第一,二段交界處有增粗的膽總管壓跡,十二指腸乳頭增大,黏膜呈不規則紊亂或充盈缺損,胰頭癌者可見十二指腸圈擴大,十二指腸內側壁“僵硬”受壓,變形或部分性梗阻,呈“∑”形,但典型表現者少見。
5.B型超聲檢查
示膽總管或(和)肝內膽管擴張,膽囊增大,但壺腹癌本身的診斷率較低,這是由於該部位常有十二指腸及胃內積氣及食物掩蓋所致,對無黃疸者能提供早期進一步檢查線索,有經驗者有時可觀察到局部的癌塊。
6.CT
MRI檢查 對鑒別胰頭癌有意義,有助於本病診斷,可顯示腫瘤的位置與輪廓,影像上壺腹癌與膽總管癌表現相似,膽總管,胰管均可擴張或僅膽管擴張,這取決於壺腹癌的生長方式;胰頭癌時則胰頭增大,有腫塊,胰管擴張,環影突然中斷變形,出現雙環影,表示胰頭,膽總管均有侵犯,有時可見擴張的膽總管內有軟組織影或異常信號。
7.ERCP
可以窺視十二指腸內側壁和乳頭情況,可見乳頭腫大,表麵不規則,呈結節狀,質脆易出血,並可活檢進行病理學確診,對壺腹癌,胰頭癌(可有胰管狹窄或不顯影等)的診斷均有較大幫助。
8.PTC檢查比ERCP為優
因壺腹乳頭高低不平,管腔狹窄,堵塞,ERCP常不易成功,PTC可顯示肝內外膽管擴張,膽總管呈“V”字形不規則充盈缺損或閉塞,有定位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PTC有發生膽漏及膽汁性腹膜炎等並發症的可能性,需加以警惕。
9.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SCA)
對胰頭癌診斷有益,從血管位置改變,可間接確定胰腺癌所在部位,對胰頭癌診斷有益,從血管位置改變,可間接確定胰腺癌所在部位。
10.核素檢查可了解梗阻部位
75Se-蛋氨酸胰腺掃描,在胰腺癌腫處出現核素缺損(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