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額葉腫瘤(額葉腫瘤 )

別名: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0.1%
多發人群:
額葉腫瘤多見於成年人
發病部位:
顱腦
典型症狀:
共濟失調 記憶力障礙 腱反射亢進 表情淡漠 定向力障礙
並發症:
褥瘡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腦外科 腫瘤科
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藥物治療

 額葉腫瘤檢查

 1、顱骨平片

顱骨平征檢查,對某些額葉腫瘤可以作定位或定性診斷,如少突膠質細胞瘤有時可出現鈣化斑,其特點多呈索帶狀、斑點狀或團狀,相互交錯的鈣斑;星形細胞瘤,鈣化多發生於腫瘤的囊壁或瘤體,鈣化影多呈弧形、索條狀、片狀或斑點狀;室管膜瘤好發於側腦室,常見有斑點狀鈣化影。腦膜瘤鈣化多呈現較大團塊,密度較高,輪廓清楚,以砂粒型腦膜瘤鈣化最為常見。額葉腦膠質瘤、腦膜瘤、轉移瘤等靠近顱骨時,可以顱骨吸收、變薄、破壞和缺損,另外腦膜瘤亦常見有顱骨增生者。額葉腫瘤導致顱壓增高時,可見有腦回壓跡增多,顱縫裂開,蝶鞍部骨質的改變形和移位。

  其主要特點如下:

  (1)額葉底部腫瘤

  1)前後位像:

可見側腦室向健側移位,移位多不顯著;病側腦室分野不清,前角底被壓上升。

  2)側位像:

可見前角向後上方或上方移位;變窄、底部變平出現弧形壓跡或團塊;側腦室前端變平或呈弧形壓跡。第三腦室充盈良好,可見其下部變扁並向後下方移位。中腦導水管和第四腦室無異常。

  (2)額極腫瘤

  1)前後位像:

前後位像上病側腦室分野不清,乃因腫瘤導致前角封閉或狹窄所致;側腦室向健側移位;透明隔與第三腦室呈直線狀移向對側;腫瘤侵及兩側則移位輕或無異位。

  2)側位像:

側位像上,可見前角封閉,側腦室前端有弧形壓迫或充盈缺損,並向後下方移位,壓跡於上方重下部輕,前角變短、變窄並向後移位。第三腦室前下部常變扁平並向後下移位。中腦導水管及第四腦室無異常。

  (3)額葉矢狀竇旁腫瘤

  1)前後位像:

前後位像上見同側側腦室頂受壓明顯下移且變平,外上角變鈍亦下移;透明隔和第三腦室亦多呈上多下少的斜形移向對側。同側胼胝體溝和扣帶回溝亦變扁、下移並隨之向對側移位。

  2)側位像:

側位像上可見前角及體前部向下移位,頂部被壓變平,出現弧形壓跡或有塊狀影突入;變窄或封閉。第三腦室下前部變扁並向下後方移位。中腦導水管及第四腦室無變化。

  (4)額葉下部腫瘤

  1)前後位像:

前後位像上見同側側腦室變小,常明顯向對側移位。透明隔和第三腦室多呈弧形移向對側。

  2)側位像:

側位像上側腦室前角及體前部一致向下移位;前角底部與下角尖端之頂可被壓變平。如向後生長,則下角變窄,並向後下移位。第三腦室前下部可變扁並向後下方移位。中腦導水管及第四腦室無變化。

  3.頸內動脈造影

額葉腫瘤時主要導致頸內動脈突上段、大腦前動脈前2/3及中動脈起始段。與額頂升動脈發生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移位和變形。

  其主要表現特點如下:

  (1)額葉底部腫瘤

  1)前後位像:

前後位像上大腦前動脈水平段和上行段近側向外上明顯移位,呈凹弧形抬高,此弧形輪廓可示腫瘤的上界。因前動脈垂直段下部已向外上移位,故見其相對上移和縮短。腫瘤偏於一側者,向對側位較明顯;位於中線或累及兩側者,可無中線移位或移位較輕微。

  2)側位像:

頸內動脈床突上段向下向後移位,使虹吸彎受壓變扁。頸內動脈分支向後移位。腫瘤靠近中線,則前動脈垂直段及膝段牽直,向後上移位。腦外腫瘤多呈弧形,可描繪出腫瘤輪廓。腫瘤偏外,則前動脈無上述變化,可使中動脈側裂段向下移位,額頂升動脈牽直且向後下方移位。腫瘤居中線或累及兩側,可影響兩側頸內動脈及大腦前動脈。

  3)靜脈期:

可見視丘紋狀靜脈和隔靜脈牽直並向上後方移位。大腦內靜脈前段向後上移位且彎曲度增大,靜脈角亦向上移位。這些改變的出現與腫瘤大小有關。

  (2)額極腫瘤

  1)前後位像:

大腦前、中兩動脈水平段牽直、變長、輕度下移。前動脈垂直段呈弧形向對側移位,與中動脈間距加大,側裂段稍回外移,以上血管改變形成一上邊開口的圓環狀。額極動脈常被牽直。

  2)側位像:

大腦前動脈垂直段及膝段向後移位,且弧度變鈍;腫瘤愈大,愈靠後,則此種變化愈明顯。額頂升動脈變直、且向後下方移位;腫瘤愈接近中線,則中動脈側裂段前部向下移位變化愈小、愈輕。

  視丘紋狀體靜脈與透明隔靜脈可下移,靜脈角變銳後移。大腦內靜脈變短後移,曲度增大,呈駝峰狀。

  (3)額葉矢狀竇旁及鐮旁腫瘤

  1)前後位像:

大腦前動脈向對側移位,以上段較明顯。胼周動脈下移。矢狀竇旁腫瘤多見大腦鐮征陽性。大腦鐮旁腫瘤大腦鐮征為陰性。胼周動脈上行分支移向對側且牽直或呈弧形向同側外下方移位。起於大腦鐮遊離緣的腫瘤可使同側胼周動脈和大腦前動脈上行段向同側外下移位,或兩側胼周動脈和大腦前動脈上行段彼此分離和下移。

  2)側位像:

胼周動脈和胼緣動脈前段下移,走向變直,而胼胝體膝段曲度變銳。腫瘤偏前者,前動脈上行段膝部受壓下移。胼緣動脈及其分支受壓向下或向後移位,各分支呈弧形或牽直。腫瘤偏後者,胼周動脈近段和中段下移,胼緣動脈和胼周動脈分支各向前、後方移位,常呈弧形包繞腫瘤。頸內動脈床突上段和曲管上臂以及大腦中動脈水平段、側裂段和額頂升動脈可向後下或下方輕度移位。靜脈角變小和大腦內靜脈向後下或下方移位。

  (4)額葉中部和後部腫瘤

  1)前後位像:

大腦前動脈大多數呈輕度圓弧形或方形向對側移位。額極征可為陽性。頸內動脈床突上段和大腦前動脈水平段下移。中動脈水平段呈伸展狀也向下移。側裂段可向下外側移位。腫瘤向內侵犯基底節時,豆紋動脈變直並向內側移位。

  2)側位像:

頸內動脈床突上段向下移位,虹吸彎變扁。大腦中動脈水平段下移。側裂段明顯向後下或下移位。腫瘤位於額中部者,額頂升動脈前組分支,即眶額支和中央前回支明顯向下或下後移位;後組分支,即中央回支和頂前支可拉直。腫瘤位於額葉後部者,前組和後組分支分別向前下和後下移位。側裂動脈三角變扁且下移。腫瘤侵及基底節時,豆紋動脈各枝僵直。大腦內靜脈向對側移位,其前段及靜脈角可向後上移位。基底靜脈向下向內移位。

  4.超聲波

額葉腫瘤超聲檢查時,中線波可見有中等度向健側移位。額極、額底腫瘤及雙額腫瘤時,中線波無移位,但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腫瘤病理波。腫瘤壓迫空間孔引起梗阻性腦積水,可顯示腦室波幅增大,側腦室波與中線波間距離變大,可以此推測腦積水的程度。

  5.腦電圖

額葉腫瘤腦電圖檢查表現有下列特點:(1)局限性δ波的出現率較高約83%;(2)40%的呈現一側性或雙側性陣發性單一節律性δ波,特別是額葉內側麵或基底麵腫瘤較多;(3)單側額葉腫瘤約有1/3對側額部也有傳播性δ波,但一般波幅較低,往往成為混合性δ波;背景的α波,在1/3的病例中表現正常,一般情況下,腫瘤位置愈靠前,α的異常就愈輕;(4)雙側額葉腫瘤,在雙側額部出現相互獨立的多形性δ波為特點,腫瘤較大的一側更明顯。θ波、懶波出現範圍較廣。

  6.腦CT檢查

CT主要通過腫瘤與周圍組織的密度對比和正常結構(如腦室)的移位和變形診斷顱內腫瘤。額葉腫瘤常見為膠質瘤和腦膜瘤,一般顯示密度較高;側腦室前角常見受壓變形。

額葉腫瘤相關醫生

更多>

  • 曾繼宗,主任醫師
    曾繼宗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普外科腫瘤的診斷治療

  • 王慶平,主任醫師
    王慶平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肝膽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對腹部腫瘤胃癌、大腸癌的診斷與治療有豐富臨床經驗

  • 蘇長青,主任醫師
    蘇長青 主任醫師
    未開通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腫瘤學

  • 吳敏,主任醫師
    吳敏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各種細胞類型肺癌的治療;腫瘤熱療;乳腺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結直腸癌治療;纖支鏡診斷治療。

額葉腫瘤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