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病人常有輕度貧血(10克%以下),多發病灶或長期合並繼發感染者,可有較嚴重貧血。10%病例白細胞計數可增高,混合感染者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加。
2.血沉:在病變活動期一般血沉都加速,但也可正常,病變靜止或治愈者血沉將逐漸趨於正常,這對隨診有意義,但是本項檢查非特異性,其他炎症或惡性腫瘤也可使血沉加快。
3.結核菌素試驗:未接種過卡介苗的15歲以下兒童,結核菌素試驗由陰性轉陽性者,說明最近感染了結核病,由非典型抗酸杆菌感染也可陽性,但反應較輕。假陰性可見初病期,或重症者無變應性。而由陽性轉為陰性。有報告骨關節結核14%病例本試驗為陰性,因此試驗陰性時不能完全除外活動性結核包括骨關節結核。
4.結核菌培養:采用改良羅氏培養基培養約需時3~8周,其陽性率為50%左右。Bactec快速生長平均9天。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經48小時可得結果,這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
5.病理組織檢查 :采取病理組織標本時有報告認為在滑膜上取肉芽組織,骨骼上在x線片顯示囊樣病灶處取活體組織,其陽性率高。結核菌培養和病理組織學檢查同時進行,互為補充核對,可提高其確診率70%~90%。
影像學檢查
迄今X線常規攝片仍是首選的影像學診斷手段之一,但少數病例需要CT、CTM、MRI或ECT檢查,以提高診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