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體
直徑14~20cm,重500~2000g,灰白、灰黃色,實性,結節狀。
切麵可見散在的小囊腔,可有黏液樣變及出血、壞死灶。
2、光鏡檢查
(1)出現彌漫成片的圓形、卵圓形、梭形或不規則形上皮樣小細胞,細胞漿少,核深染,核分裂象多。
瘤細胞可排列呈巢狀或索狀,或見到濾泡樣結構。
(2)25%腫瘤含豐富嗜酸性胞質的大細胞,核呈泡狀,核仁明顯。
(3)少數腫瘤有富含黏液的細胞。
3、電鏡檢查
(1)細胞漿:
內含有豐富的由粗麵內質網(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擴張形成的池和大囊,其內充滿輕至中度電子密度的細顆粒,細胞核被其扭曲、移位。
還含有多核糖體、線粒體及少量高爾基複合體,或可見脂滴、溶酶體、微絨毛、類神經內分泌的致密顆粒。
(2)細胞團外圍是斷續的基膜(basal lamina),細胞間橋粒樣連接(desmosomelike junction),細胞核較大,有豐富的常染色質及少量斑塊狀異染色質。
4、組化及免疫組化檢查
Grimelius法染色:細胞漿無嗜銀顆粒。
網狀纖維染:纖維圍繞著較大的細胞巢。或會伸入瘤細胞間,不規則、不完全地圍繞著單個細胞。
甲胎蛋白(AFP)免疫組化: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