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膿汁和創傷感染標本細菌學檢查
膿液及創傷分泌物是傳染過程中最常見的。膿液及創傷分泌物細菌培養,用於病原菌的診斷,膿液及創傷分泌物細菌中的病原菌來源有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從膿液及創傷分泌物中能夠檢出的細菌種類很多,最優先考慮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其次為假單胞菌、腸杆菌科細菌等。標本采集後用直接塗片,普通細菌培養和厭氧培養三種程序進行檢驗。
2.皮膚真菌鏡檢
皮膚真菌鏡檢是通過直接鏡檢的方法,找到菌絲和孢子,以供初步診斷。而培養的方法,則根據菌落的特征和鏡下形態,結構以確定菌種。淺部真菌主要會引起皮膚粘膜等淺表感染;深部真菌則可侵犯全身器官和組織,如嚴重敗血症、心內膜炎、腦膜炎等致死性疾患。引起這些疾病的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熱帶念珠菌等。
3.皮損
皮損是皮膚因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體內的病變而造成的皮膚損傷。大多數 皮膚病 的皮膚損害的形狀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規律,清楚地認識皮損的形狀與排列有助於皮膚病的診斷和觀測皮膚病的進展及預後。觸診時注意檢查皮損的堅硬度,如囊腫質軟,檢查損害在皮膚內的深度。
4.皮膚塗片顯微鏡檢查
皮膚塗片顯微鏡檢查是檢查血、尿、腦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是否有細菌的存在的一種檢查方法。可診斷鏈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麻風杆菌、結核杆菌、各種真菌感染、阿米巴、黑熱病、絲蟲病、疥瘡、蟎蟲等所致之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