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潛伏期不定,平均為4天,一般為數小時至3周,部分攜菌者可潛伏數月甚至幾年。臨床上可有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
1.急性型 起病急驟,病初表現體溫升高,呈不規則熱(39~41℃)、頜下淋巴結腫大。據臨診症狀分為皮膚鼻疽、鼻腔鼻疽、肺鼻疽。
(1)皮膚鼻疽:並發部位在四肢、胸側和腹下等處。出現急性蜂窩織炎,局部腫脹,繼則壞死及潰破排出膿汁,形成邊緣不整、噴火口狀的潰瘍,並覆有灰黃色的滲出物。皮膚附近淋巴結腫大,結節性膿腫可沿淋巴管附近組織蔓延,膿腫潰破後排出紅色或灰白色膿液,難以愈合,可形成瘺管。
(2)鼻腔鼻疽:如致病菌侵入上呼吸道,可引起鼻腔鼻疽,出現蜂窩織炎,鼻腔粘膜上有小米粒至高梁粒大小結節,鼻腔、口腔黏膜潰瘍及壞死,鼻中隔穿孔,齶和咽部亦有潰瘍形成,可見一側或兩側鼻孔流出漿液、黏液性膿性分泌物。
(3)肺鼻疽:致病菌亦可侵犯下呼吸道,出現肺鼻疽,患者有胸痛、幹咳,肺部可出現半濁音、濁音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
急性發病患者還可出現全身不適、頭痛、發冷、周身酸痛、食欲缺乏、嘔吐、腹瀉及脾腫大等。患者常極度衰竭,臨床上酷似傷寒或播散性結核。如細菌進入血液,可產生菌血症和膿毒血症引起循環衰竭而死亡。
2.慢性型 臨床症狀不明顯,僅有低熱或長期不規則發熱、出汗及四肢、關節酸痛。皮膚症狀與急性期相似。血液係統、關節、骨髓、肝、脾、肺、眼和中樞神經係統均可累及。病情發展緩慢,時好時發,攜菌者可常年帶菌。患者漸見贏瘦,呈惡病質狀,自行痊愈,但常因逐漸衰竭或突然惡化而死亡。
鼻疽的臨床表現較複雜,常不易診斷。可根據流行特點、與病馬接觸史以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