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嗜鉻細胞瘤典型表現 高血壓是多數嗜鉻細胞瘤病人的最重要症狀。本病典型表現為發作性高血壓。發作時血壓驟然升高,收縮壓可高達26.7kPa(200mmHg)以上,伴有頭痛、出汗、四肢震顫、心動過速、心前區緊迫感、心絞痛、焦慮、恐懼、視物模糊、瞳孔散大、麵部潮紅或蒼白等。發作終止後血壓回到正常或原有水平。半數以上病人血壓持續升高或在此基礎上陣發加重。情緒激動、吸煙、按壓腹部、創傷、麻醉誘導期、術中按壓腫瘤等是常見的誘發因素。腫瘤位於膀胱者常有血尿及排尿可引起發作。
2.危象表現 按發作症群特點可分下列幾型。
(1)高血壓危象型:是諸危象中發生率較高症群。由於腫瘤持續或陣發性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入血,使血壓呈急進性或陣發性劇烈升高。收縮壓可高達40kPa(300mmHg)以上,舒張壓可達17.3kPa(130mmHg)以上。伴有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視盤水腫、眼底出血等。可以迅速出現心腎功能損害,容易並發腦出血;或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腫;或由於冠狀動脈強烈收縮、閉塞,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2)低血壓休克型:嗜鉻細胞瘤病人出現低血壓休克有下述幾種情況:①高血壓發作時注射了利舍平(耗竭兒茶酚胺作用)類降壓藥,或使用了,大量α受體阻滯劑而未充分補足血容量,兒茶酚胺釋放驟停後,突然血壓降低休克;②有的病人高血壓與低血壓休克交替出現,反複發作。由於腫瘤突然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導致高血壓發作,常伴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腫。兒茶酚胺釋放停止後,血管擴張,血容量嚴重不足,加之心肌損害,造成休克。血壓降低後又刺激腫瘤釋放兒茶酚胺,血壓再度驟升。這樣血壓極度波動,極易並發腦血管意外及急性心肌梗死。而且治療十分困難;③手術前缺乏充分內科治療準備,術中失血失液未充分補償,結紮腫瘤血管或腫瘤切除後,血壓突然下降休克。若術前用了過量的長效α受體阻滯劑,α受體被完全阻斷,使升壓藥難以發揮作用,造成難治性休克;④極少數病人由於腫瘤內急性出血壞死,造成兒茶酚胺衰竭(腎上腺髓質衰竭),以突然血壓下降,嚴重休克為突出表現。
(3)嚴重心律失常型:出現期前收縮、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在嗜鉻細胞瘤病人中比較常見。若出現頻發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是嚴重心律失常先兆。出現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室顫、阿-斯綜合征,是嚴重的心律失常,不及時搶救可致猝死。也可出現各種傳導阻滯,甚至房室分離。
(4)其他型:有的病人可因大量兒茶酚胺引起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伴發紺、肢冷、大汗、心動過速及心律失常。極少數病人由於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影響,可使胃腸道血管損害甚至閉塞,引起腸梗死、潰瘍、出血或穿孔等急腹症。以腎上腺素分泌為主的病人可並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惡性嗜鉻細胞瘤偶可發生低血糖,甚至昏迷。
根據臨床表現和尿或血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產物測定以及定位檢查,嗜鉻細胞瘤診斷一般並不困難。但對危象發作急診就診病人診斷並不容易。通過仔細詢問病史,密切觀察病情可以提供重要診斷依據。有下列情況者應考慮到本病危象:①有反複發作性高血壓或持續高血壓陣發加劇病史者;②血壓波動極大,有位置性低血壓,或有高血壓低血壓休克交替出現者;③高血壓伴有畏熱、多汗、體重下降、情緒激動、焦慮不安、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四肢震顫等兒茶酚胺分泌過多症狀者;④高血壓伴有糖耐量減低、糖尿病,甚至酮症酸中毒者;⑤有因外傷、小手術(如拔牙)、按壓腹部、排尿及吸煙等因素誘發高血壓發作史者;⑥腹部觸及包塊或B超、CT等發現。腎上腺或腹主動脈旁等部位有實質性腫物者;⑦一般降血壓藥物治療無效,用利舍平、胍乙啶等促進兒茶酚胺釋放的降壓藥後反使血壓升高者;⑧高血壓伴不好解釋的血白細胞增高者。
疑為本病危象時首先應積極用α和β受體阻滯劑及其他相應急救治療,同時急診作B超探測腎上腺區及腹主動脈兩側,以發現腫瘤。必要時在病情允許條件下做CT或MRI檢查,盡可能明確診斷。在危象控製後,再留尿或血測定UCA及VMA或其他有關檢查,最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