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為麻疹最常見的並發症,以嬰幼兒免疫低下者為多,多發生於疾病的早期。並發肺炎時麻疹患兒呼吸道症狀明顯加重,常高熱持續不退,咳嗽加劇,呼吸急促、鼻翼扇動、發紺。肺部能聞及幹濕囉音多隨麻疹熱退、皮疹隱退而肺炎亦逐漸消散。但營養不良、體弱免疫力低下者發生巨細胞肺炎,病情常遷延不愈。發疹期和疹後期體溫不退,或熱退後又發熱,呼吸道症狀加重,白細胞增高,則提示並發細菌性肺炎可能,並發膿胸的機會亦較多。過去接種過麻疹滅活疫苗,由於體內產生的抗體水平不高,若幹年後傳染上麻疹,可產生非典型麻疹綜合征(AMS)。偶亦見於曾接受減毒活疫苗者。症狀不典型,往往中毒症狀重而卡他症狀少。有高熱、頭痛、幹咳、腹痛、肌痛等症狀,黏膜斑極少見到。皮疹首發於四肢,此後向心擴散,常並發肺炎,可產生胸腔積液,肺內病變可持續數月後始吸收。非典型麻疹綜合征的發病機製尚不清楚,可能與患者僅具部分免疫力而對麻疹病毒產生的超敏反應有關,現已不用滅活麻疹疫苗而改為接種減毒麻疹活疫苗,故非典型麻疹綜合征已極少見。
根據特征性的口腔黏膜斑和皮疹,結合流行病學病人2~3周有麻疹接觸史及胸部X線的肺炎表現可作出診斷。鼻咽部分泌物、痰塗片作瑞氏法染色光鏡下觀察到多核巨細胞、或檢測出麻疹病毒熒光抗原,或組織培養中分離到麻疹病毒可確定早期診斷。於急性期和恢複期作血凝抑製、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麻疹IgG、麻疹補體結合試驗檢測,特異性抗體有4倍以上增高,有助於診斷。抗體捕獲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麻疹IgM,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有早期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