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老年胸腔積液的臨床表現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原發疾病征象,二是積液壓迫征象。
症狀與體征:壓迫症狀的輕重取決於胸水生成的速度、積液量的多少及基礎肺功能狀態。積液量<250ml時可以沒有症狀;中等或大量積液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氣憋、胸悶和呼吸困難;迅速增長的胸水或基礎肺功能較差的患者,即使胸水量不多也將出現明顯的症狀。懷疑胸腔積液者體格檢查多取坐位。少量積液,尤其是包裹性積液、葉間積液、肺底積液,常無明顯體征。中大量積液者表現有患側胸廓飽滿,呼吸運動減弱,積液區觸診語顫減弱或消失,叩診為實音,呼吸音和語音傳導減弱或消失,積液區上方仔細檢查常可發現有語顫增強、叩診濁音和聞及管狀呼吸音,氣管和縱隔向健側移位等。
二、診斷
老年胸腔積液的診斷可以分為四步
第一步:
確定有無胸腔積液。根據病史、體征,結合X線和超聲檢查資料,診斷一般應無問題。
第二步:
確定胸水是漏出液或滲出液。各學者先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漏出液-滲出液判別標準,先期臨床上多用胸水常規檢查“外觀、細胞數、Rivalta試驗、糖含量及比重”來判別,但它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高。1972年Light提出的滲出液診斷標準為,有以下1項者即可診斷:①胸液乳酸脫氫酶(LDH)>血清LDH正常值上限的2/3或>200U/L;②胸液/血清LDH>0.6;③胸液/血清蛋白>0.5。Lights標準的敏感性為98%,特異性為83%,由於該標準簡明而可靠性高,為大多數臨床醫生沿用。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治療措施,如利尿劑可使胸液蛋白和LDH含量升高,而可能使漏出液被誤判為滲出液。若加上胸液膽固醇>1.43mmol/L或血清白蛋白-胸液白蛋白≤0.12g/L作為輔助標準則可以防止誤診。
第三步:
對滲出液應進一步確定是良性或惡性,特別是中多量、增長快的漿液-血性胸液應警惕惡性的可能,胸液的CA50、ADA、IFN-γ、CEA及細胞學檢查等對判別良、惡性有較大價值。CT、MRI檢查有利於肺原發病灶的發現和性質的區分。必要時進行胸膜活檢、細胞刷檢及胸腔鏡檢查。老年胸腔積液患者即令是漏出液,尤其在沒有明顯心力衰竭或低蛋白血症時也不能放鬆對腫瘤的警惕。
第四步:
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實驗室及其他特殊檢查資料進一步明確原發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