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症狀與體征 該病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可因腫瘤的類型和部位而異。
(1)腹痛:腹痛為該病最常見的症狀,約65%的患者表現有腹痛。腹痛大多由於腸梗阻、腫瘤的膨脹和牽拉、腸管蠕動失調、腫瘤壞死繼發的感染、腸壁潰瘍和穿孔等因素所致。腹痛一般出現較早,輕重不一,隱匿無規律,呈慢性過程。初起為隱痛或鈍痛,隨病情的發展逐漸轉為陣發性攣性絞痛。晚期疼痛呈持續性,藥物不能緩解。腹痛多數位於中腹部、臍周及下腹部,有時可出現在左上腹或劍突下。一旦腫瘤穿孔而引起急性腹膜炎時,可出現全腹劇痛。
(2)腸梗阻:腫瘤阻塞腸腔或腸壁浸潤狹窄均可引起腸梗阻。惡性淋巴瘤引起的腸梗阻多出現較早,主要表現為慢性、部分性腸梗阻症狀。患者多有反複發作的惡心、嘔吐,進餐後加重,腹脹不明顯。梗阻發生在乳頭部以下者,嘔吐物可含大量膽汁。
(3)腹部腫塊:國內資料統計約25.5%的患者腹部可捫及包塊,部分患者為就診的主要原因。60%~70%的腫塊直徑超過5cm,大者有10cm以上。
(4)黃疸:因惡性腫瘤侵犯或阻塞膽總管開口部或因轉移淋巴結壓迫膽總管而引起梗阻性黃疸。黃疸發生率遠遠低於腺癌。大約為2%左右。
(5)其他:十二指腸惡性淋巴瘤尚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貧血、腹瀉、乏力、食欲下降、發熱等一些非特異性臨床表現。
2.臨床分期 Noqvi(1969)提出的臨床分標準:Ⅰ期,病灶局限,未侵犯淋巴結;Ⅱ期,病灶局限,已侵犯淋巴結;Ⅲ期,鄰近器官組織受累;Ⅳ期,有遠處轉移。
二、診斷
該病的早期診斷十分困難,誤診率可高達70%~90%。其原因有:①本病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②醫師對該病的認識不足,甚至缺乏這方麵的知識,故警惕性不高;③該病往往以急症就診,常被急腹症的臨床表現所掩蓋;④該病的診斷方法,尤其在基層醫院常常沒有有效的診斷手段。出現未能查明原因的發熱、惡心、嘔吐、食欲下降、消瘦、貧血、腸道出血、上腹部疼痛、慢性腸梗阻等臨床表現時,應警惕有該病的可能性。而進行各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