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外傷症狀
傳統的分類是根據致傷的外力進行分型的,如屈曲型、伸展型、旋轉型和縱向壓力損傷等。這種傳統的分類方法並不理想,因為一種外力可以產生一種以上的脊柱損傷,而且老的分類法無助於治療方法選擇。加拿大Armstrong綜合他自已的經驗和西方一些作者的分類,提出按損傷形態分類,將脊柱骨折分成七型。每一型有其特有的損傷特點,並和特定的處理方法相聯係。新的分類方法,使脊柱骨折的治療更加科學。現將每一型的特點分述如下。
(一)壓縮骨折
前屈或側屈暴力引起,最常見的為椎體前緣高度減少的前方楔伏骨折。此外還有側方壓縮骨折,即椎體兩側高度不一樣。這些楔伏改變常伴有椎體終板的損傷及椎間盤的損傷,椎間盤可被壓進椎體內。但壓縮骨折的椎體後緣高度不變,有別於爆裂型骨折。
(二)旋轉損傷
X線檢查可見一個椎體在另一個椎體上旋轉。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主要為纖維環及髓核損傷。下一個椎體的前緣上角,可被纖維環撕脫一小片,但椎體高度不變。少數僅有單純椎間隙變窄,無纖維環撕脫。
(三)爆裂型骨折
是由沿身體縱軸作用的暴力造成的骨折。椎間盤被壓入椎體終板,進入鬆質骨內致傷。椎體由中央“爆炸”樣裂開,將骨折片推向四方,有椎體後緣骨折,且有骨折片突入椎管內。椎弓根之間的距離裂開、增寬。常合並後方椎板的縱行骨折,前方椎體裂開越大,椎板骨折就越明顯(。有時僅有椎板內板骨折,要CT掃描才能發現。爆裂型骨折又可分成五種:①同時有上、下終板損傷,伴有椎體後緣骨折片突入椎管,壓迫脊髓,產生神經係統症狀;②椎體上半部骨折,椎體後方壓縮,有骨折片旋轉進入椎管內,此型最多見;③下方椎體終板損傷;④爆炸型合並有旋轉骨折,除有爆裂型骨折特征外,還可見旋轉棘突偏歪一側;⑤爆炸型骨折合並側方壓縮骨折,骨折線斜行過椎體,椎弓根距離增寬,椎體兩側高度不一樣,常伴有多發橫突骨折,此型最不穩定。
爆炸型骨折的主要特點為:椎弓根間距增寬,椎體後部壓縮,高度變小,及椎體橫徑增寬。幾乎所有爆裂型骨折都具有神經係統症狀。
(四)剪力骨折
又稱切片狀骨折(slice fracture)。常為屈曲旋轉暴力引起,脊椎前、後方所有韌帶均撕裂,可伴有一側或兩側小關節、橫突及椎弓根的骨折,但椎體骨質破壞不明顯,椎體高度不變。但旋轉剪力可將下一個椎體上緣撕脫小片骨質,就像刀切下一薄片一樣。由於所有結構幾乎完全橫斷,骨折高度不穩定,病人常常合並完全截癱。X線片可見“切片”狀骨折片和椎間隙增寬的特點。
(五)椎體後部骨折
又稱座帶骨折(seat belt fracture)。由Chance於1948年首先描述此骨折,故文獻又常稱Chance骨折,為一種屈曲拉伸骨折。典型的損傷機製為汽車座帶束於患者腰腹部,當高速行駛的汽車突然減速或撞車時,座帶支點以上的軀幹屈曲,前衝力還同時產生一個向前橫突上,然後穿入加壓螺紋棍,擰緊螺母進行加壓固定。應特別指出的是,對於伴有後方椎間隙增寬並有撕脫骨折者,說明有椎間盤損傷,有時用Harrington加壓術複位後,反而出現神經係統的症狀。這是由於加壓時,損傷的椎間盤突入椎管內壓迫脊髓所致。對於這樣的骨折,加壓複位前,應將受傷的椎間盤先行摘除。
(五)切片狀骨折的治療
因為這種骨折伴有整個韌帶的完全撕裂,且常合並截癱,用Harrington撐開棍治療後方間隙反而會明顯增寬。應選用強度較好的Luque或Dick裝置為好,不僅能獲得滿意的複位,而且固定牢固,術後即可隨意翻動病人,術後1-2即可讓病人起床坐輪椅活動,有利於截癱病人的康複與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