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主要是慢性腦受壓和局灶性神經定位體征。患兒病情進展緩慢,逐漸出現慢性顱內壓增高的症狀。大約60%的患兒表現為頭圍進行性增大、前囟的膨隆、嘔吐、易激惹或嗜睡,年長的患兒可出現頭痛、頭昏、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或視力減退,眼底檢查多見視盤水腫或視網膜出血。對於有頭顱增大、嘔吐和前囟膨隆的慢性硬膜下血腫要注意與先天性腦積水相鑒別,但前者頭顱增大的程度不如後者,而且腦積水的患兒頂枕區叩診常出現鼓音或破壺音,慢性硬膜下血腫區的叩診常為鈍性實音,而且骨縫分離在先天性腦積水的患兒中也較比明顯。大約40%的患兒因皮質的受壓出現局灶性神經損害征象,表現為偏側的肢體肌力減弱、輕癱或錐體束征陽性,中樞性麵癱或失語等症狀;粘連鈣化的包膜刺激皮質可促發癲癇。
年齡小於6個月,有輕微的外傷或產傷病史,經過一段時間後逐漸出現頭圍增大、慢性顱內壓增高症狀,並伴有局灶性神經功能受損體征時,應考慮有慢性硬膜下血腫的可能。應結合病史做頭顱CT掃描,對於高度懷疑的患兒還可行診斷性穿刺,有大量陳舊棕色或褐色液流出,診斷多可明確。
二、診斷
年齡小於6個月,有輕微的外傷或產傷病史,經過一段時間後逐漸出現頭圍增大,慢性顱內壓增高症狀,並伴有局灶性神經功能受損體征時,應考慮有慢性硬膜下血 腫的可能,應結合病史做頭顱CT掃描,對於高度懷疑的患兒還可行診斷性穿刺,有大量陳舊棕色或褐色液流出,診斷多可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