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早期胃癌
典型症狀:上腹痛、惡心、食欲不振、消瘦等。
隨著病情發展,胃的功能和周身狀況逐漸發生改變,這些症狀常無特異性,可時隱時現,可長期存在。如上腹脹痛、鈍痛、隱痛,惡心,食欲不振,噯氣和消瘦等;少數潰瘍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也可有潰瘍樣症狀,呈節律性疼痛,反酸,內科治療可緩解等。有的患者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的基礎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發生癌變,而這些良性胃部疾病的症狀已長期存在,或反複發作,更易使患者和醫生放鬆對胃癌的警惕,而延誤診斷時機。某些早期胃癌也可以出現嘔血,黑便,或吞咽困難等症狀而就診。
①上腹不適:
胃癌中最常見的初發症狀,約80%患者有此表現,與消化不良相似,如發生腹痛,一般開始較輕微,且無規律性,進食後不能緩解,逐漸加重,可以為隱痛,鈍痛。部分可以有節律性疼痛,尤其胃竇胃癌更明顯,甚至進食或服藥可緩解。老年人痛覺遲鈍,多以腹脹為主訴。這些症狀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視,就醫時也易被誤認為胃炎或潰瘍病。故中年患者如有下列情況,應給予進一步檢查,以免漏診:A.既往無胃病史,但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經治療無效;B.既往有胃潰瘍病史,近期上腹痛的規律性改變,且程度日趨加重。如症狀有所緩解,但短期內又有發作者,也應考慮胃癌的可能性,及時作進一步檢查。
②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
食欲減退和消瘦是胃癌次常見症狀,將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顯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狀,部分患者是因進食過多會引起腹脹或腹痛而自行限製進食的。原因不明的厭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症狀,需要引起重視。早期胃癌患者一般無明顯的陽性體征,大多數患者除全身情況較弱外,僅在上腹部出現深壓痛。
2、進展期胃癌
典型症狀:腹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嘔血、黑便等。
胃癌病變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無轉移至有轉移是一個漸進性過程,因此早期,進展期乃至晚期之間並無明顯界限,不僅如此,各期之間症狀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變已屆進展期,但症狀尚不明顯,有些雖處早期但已有較突出的症狀,也有些患者是以器官轉移的症狀或合並症的症狀而就診。根據國內資料的統計進展期胃癌常見的症狀如下:
①腹痛:
當胃癌發展擴大,尤其在浸潤穿透漿膜而侵犯胰腺或橫結腸係膜時,可出現持續性劇烈疼痛,並向腰背部放射。極少數癌性潰瘍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現腹部劇痛和腹膜刺激征象。
②食欲減退和消瘦:
癌腫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營養不良的表現,往往是進行性加重,最後表現為惡病質。
③惡心嘔吐:
也是較常見的症狀之一,早期即可發生。胃竇部癌也可出現幽門梗阻的症狀。
④嘔血和黑便:
癌腫表麵形成潰瘍時,則出現嘔血和黑便。1/3胃癌患者經常有小量出血,多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部分可出現間斷性黑便,但也有以大量嘔血而就診者。
⑤腹瀉:
可能與胃酸過低有關,大便可呈糊狀甚而可有五更瀉。晚期胃癌累及結腸時常可引起腹瀉,鮮血便等。
⑥咽下困難:
癌腫長大後,可出現梗阻症狀,賁門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難,胃竇癌引起幽門梗阻症狀。
二、體征
1、早期胃癌
可以無任何體征。或僅有上腹部壓疼。中晚期胃癌多數上腹壓痛明顯。1/3患者腹部可觸及腫塊,質硬,表麵不平滑,有觸痛,尤其患胃竇部癌的消瘦患者更易發現腫塊。至於轉移灶如直腸前觸及腫塊、臍部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和腹水的出現,更是晚期胃癌的證據。
2、上腹部腫塊
直腸前隱窩腫物、臍部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左腋下淋巴結腫大,腹水等常提示已有遠處轉移。並常因轉移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體征,而使臨床表現非常複雜。如肝轉移可出現肝大,黃疸等,卵巢轉移可發現卵巢腫大和大量腹水,肺部轉移可有呼吸困難等。
3、其他
胃癌伴癌綜合征也可成為重要體征,如血栓性靜脈炎、皮肌炎等。晚期患者可有發熱,惡病質等。
三、臨床病理分期
(1)國際抗癌聯盟分期標準(1988年)
這一分期標準是根據腫瘤侵犯深度(T)、淋巴結受累情況(N)和遠處轉移情況(M)劃分的,又稱TNM分期法。
Tis腫瘤局限於上皮層,未侵犯黏膜肌層。
T1 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層。
T2 侵及肌層或漿膜下層。
T3 腫瘤已穿透漿膜層。
T4 腫瘤侵及鄰近器官結構或腔內擴展至食管或十二指腸。
No 無淋巴結轉移。
N1 距腫瘤邊緣5cm以內的淋巴結轉移。
N2 距腫瘤邊緣5cm以外的淋巴結轉移,包括胃左動脈、肝總動脈、脾動脈及腹腔動脈周圍的淋巴結轉移。
M0 無遠處轉移。
M1 有遠處轉移,包括膽總管旁、胰十二指腸後、腸係膜根及主動脈旁等處的轉移。
(2)我國現行胃癌分期標準:
在國際胃癌TNM分期法的基礎上加以修改,製定了如下的胃癌臨床病理分期標準:
T 瘤侵犯深度。
T1 不管腫瘤大小,病變僅局限於黏膜或黏膜下層。
T2 浸潤至肌層或漿膜下。
T3 穿透漿膜層。
T4 侵及鄰近結構或腔內擴展至食管、十二指腸。
N 淋巴轉移狀況。
N0 無淋巴結轉移。
N1 距腫瘤邊緣5cm以內的淋巴結轉移。
N2 距腫瘤邊緣5cm以外的胃周淋巴結轉移,包括胃左、肝總、脾及腹腔動脈周圍淋巴結轉移。
M 遠處轉移狀況。
M0 無遠處轉移。
M1 有遠處轉移,包括第12,13,14,16組淋巴結轉移。
根據上述的定義,各期的劃分見圖8。
(3)日本胃癌分期標準(1998)
隨著對胃癌細胞生物學特征的認識和對胃癌患者預後的分析,上述胃癌分期仍不能很好地反映胃癌的特征,因此日本學者1998年製定了第13版胃癌規約見圖9。
①胃區劃分:
在胃大彎、小彎的全長劃出三等分的點,連接大彎、小彎相應的點,將胃劃分為上(U)、中(M)、下(L)三個區:上1/3區包括賁門及胃底,中1/3區為胃體的大部,下1/3區包括胃竇。
如果多於一個區受累,所有受累的分區都要按受累程度描述,腫瘤主體所在的部位列在最前,如LM或UML。腫瘤侵及食管或十二指腸的分別記作E或D。
②浸潤深度(T):
T1 腫瘤侵及黏膜和/或黏膜肌(M)或黏膜下(SM)。
SM1指癌越過黏膜肌層不足0.5mm。
SM2指癌越過黏膜肌層超過0.5mm。
T2 腫瘤侵及肌層(M)或漿膜下(SS)。
T3:腫瘤侵透漿膜(SE)。
T4:腫瘤侵及鄰近結構(SI)。
Tx:侵犯深度不明確。
穿透肌層的腫瘤可以擴展至大小網膜(或偶至胃結腸、肝胃韌帶)而不穿透覆蓋於這些結構上的髒腹膜,這種情況的腫瘤定為T2。如果有髒腹膜的穿透,則定為T3。侵及大小網膜、食管和十二指腸並不意味著T4期病變,黏膜內腫瘤擴展至食管或十二指腸的,分級由這些位置中浸潤的最大深度來決定。
③淋巴結轉移:
根據原發腫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區域淋巴結可分為三站。偶然某部位腫瘤出現特定淋巴結的轉移,可作為遠處轉移的標誌(以M表示);腫瘤侵及食管時,NO19~NO112的分站作相應的調整。
④遠處髒器轉移:
A.肝轉移(H):
H0:無肝轉移;H1:肝轉移;Hx:不明確。
B.腹膜轉移(P):
P0:無腹膜轉移;P1:腹膜轉移;Px:不明確。
C.腹腔脫落細胞學(CY):
CY0:良性/不確定的細胞;CY1:癌細胞;CYx:未作細胞學檢查。
注:細胞學診斷的“懷疑惡性”應定為CY0。
⑤其他遠距離轉移(M):
M0:無其他轉移(即使已有腹膜、肝或脫落細胞轉移)。
M1:除腹膜、肝或脫落細胞學外的遠處轉移。
Mx:遠處轉移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