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本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瞼裂部角膜緣部位,以顳側最常見。可原發於角膜,但多同時侵犯角鞏緣和結膜。初起時病變為灰白色結節,漸向角膜內發展形成翼肉樣或乳頭狀腫物,有時腫瘤呈膠樣隆起,基底寬,富於血管,長大後見腫物表麵凹凸不平呈菜花狀,並有潰瘍,腫物周圍血管擴張明顯。當有繼發感染時,常在結膜囊內有漿液膿性分泌物。由於有角膜前彈力層屏障阻擋,使腫瘤多向球結膜及角膜表麵蔓延生長。角膜鱗狀細胞癌惡性程度低,在相當長時間內局限在上皮層與基質淺層,少數情況下腫物侵犯深部及經Schlemm管向眼內擴展。淋巴結轉移者少見,即使局部淋巴結腫大,也多是由於繼發感染性炎症所致,隻有極少數病例在數月或數年後發生遠處轉移而死亡。
二、分類:
角膜鱗狀細胞癌有3種蔓延方式:
1.向外生長,在眼球表麵形成腫塊,深部浸潤少,與周圍結膜界限分明。
2.沿角膜、結膜表麵蔓延,呈扁平生長,向前侵犯角膜,向後累及球結膜及上下穹隆部結膜。腫瘤呈菜花狀或圍繞角膜緣形成環行腫塊。
3.一旦前彈力膜被腫瘤細胞穿破,基質很快受累,因後彈力層構成一道屏障,阻止了腫瘤細胞的侵入,因而沿角膜緣血管網侵入鞏膜靜脈竇,進入眼內,在虹膜、睫狀體、房角、脈絡膜上腔內形成轉移性病灶。
4.腫瘤可在相當長時間內局限於角膜表層,生長速度相對較慢,且不常轉移到鄰近的淋巴結。與眼瞼或其他部位的鱗狀細胞癌相比,其惡性程度較低,極少數病例在數月內或數年後發生遠處轉移而死亡。
確診依靠病理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