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房角後退的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鞏膜突到虹膜根部的距離變大,使後退區域的睫狀體帶加寬。房角鏡檢查出現1~3度不同程度的房角後退征象。具體表現:①睫狀體帶變寬,可有寬而深的裂隙,或僅有淺裂隙。②房角變深。③虹膜根部後移,在更靠後的位置插入房角。④睫狀體撕裂,裂隙深處有淺色的組織,為新形成的纖維組織,或是暴露無色素的葡萄膜組織。⑤房角內表麵可有灰白色的膜遮蓋或有明顯的色素沉著。房角後退可伴有小梁撕裂、虹膜根部離斷和睫狀體脫離。典型的房角改變可出現在整個房角的全周,或僅局限在1個區域。在傷後早期檢查時,睫狀體帶的裂隙邊界清楚。受傷後不久,睫狀體的撕裂可以瘢痕化,某些眼房角後退病變不能窺清,形成周邊前粘連。因此,在以後的檢查中,開始出現的房角後退的深度和範圍發生變化而模糊不清。此時應該尋找和發現與房角後退相伴隨的特征,特別是注意:①麵部和眼瞼的瘢痕;②過度深前房;③瞳孔括約肌撕裂傷;④虹膜突消失或撕裂;⑤虹膜缺損;⑥虹膜和晶狀體震顫;⑦Vossius環;⑧小梁網局部凹陷或撕裂;⑨鞏膜突異常的突出變白;⑩下方房角深棕色或黑色沉著物。另一線索為典型的單側性青光眼。但必須考慮到雙側房角後退的可能性。
2.房角後退伴隨的其他損傷表現:
1)前房積血:前房積血常係虹膜角膜角血管撕裂所致。因此,在前房出血的病例中,大多數可以檢查出不同程度的房角損傷。其中複發性前房積血可占18%。房角後退伴有Schlemm管撕裂,後者引起活動性複發性前房積血,臥床和雙眼包紮僅有暫時止血的效果,後經氬激光凝固出血點,出血停止。多數病例前房積血本身並不引起明顯視力損害。
2)角膜損傷:角膜損傷可在12%以上的前節挫傷病例中出現。包括角膜淺層或全層混濁,Descemet膜破裂,角膜持久性水腫,角膜內皮色素沉著以及角膜帶狀變性。
3)虹膜及瞳孔損傷:在眼前節損傷中,虹膜及瞳孔損傷的發生率可達26%~49%,可見虹膜根部離斷,虹膜撕裂,出現瞳孔緣缺口,虹膜局部或階段性缺損,瞳孔括約肌損傷,永久性外傷性瞳孔擴大,對光反應消失。虹膜周邊前粘連,虹膜基質灶性萎縮以及虹膜震顫等。
4)晶狀體混濁或脫位:在眼前節挫傷病例中,出現晶狀體混濁或脫位者約有30%。輕度損傷僅有晶狀體前、後皮質的局部點片狀或花瓣樣混濁,或晶狀體囊小破口。中度損傷可形成明顯的白內障,或伴有晶狀體脫位。嚴重損傷時,需摘除白內障或脫位的混濁晶狀體,其原因多為視力需要或眼壓升高。
(5)眼後節的挫傷:眼後節的挫傷也較常見,包括黃斑水腫,黃斑囊樣變性,黃斑裂孔,色素性瘢痕形成,脈絡膜破裂,視網膜鋸齒緣離斷,視網膜裂孔及脫離,玻璃體積血,視神經挫傷及萎縮,並由此引起明顯的視功能損害。
3.房角後退和繼發性青光眼:Dombrain於1945年報告了眼挫傷和隨後發生的青光眼的關係。Wolff等又於1962年從組織病理學上描寫了其相互關係,為房角後退提供了曾有過外傷的證據,但不是青光眼的確切的病因,這種觀點已被後來的臨床觀察和動物試驗證實。
眼頓挫傷後易引起房角後退,占外傷性前房積血病例的50%~100%。房角後退合並青光眼的發生率直接與房角受損範圍有關,如果房角後退範圍在240°以上,發生青光眼的危險性最大。需經房角鏡仔細檢查才能確診房角後退。
此外,應特別注意檢查:①麵部或眼瞼皮膚有無原受外傷的瘢痕;②前房是否明顯變深;③瞳孔括約肌裂傷;④虹膜缺損,虹膜震顫及晶狀體震顫;⑤Vossius環(晶狀體);⑥局部小梁網凹陷或裂傷;⑦鞏膜突異常變白或清晰;⑧下方的房角顯示暗棕褐色沉著物(即殘餘的前房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