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潛伏期短,一般為24h左右,最長不超過3天。
2.自覺症狀:起病急,開始時可為單眼,但迅速累及雙眼,發病後即出現劇烈的異物感、眼痛及怕光流淚等症狀。分泌物初為漿液性,以後變為黏液纖維素性。一般病情於1~2天發展到頂點,3~4天後逐漸減輕,7~10天後恢複正常。有的病人出現全身不適、頭痛、發熱、鼻塞、喉痛等症狀。
3.眼部表現:
1)眼瞼腫脹:輕重不同,所有患者都可發生。其腫脹為水腫性,不伴紅痛,數天即可消退。
2)球結膜下出血:發生率高達70%以上,好發部位在顳上方,出血多為斑點或片狀,色鮮紅,嚴重時可波及整個結膜下都有出血,與外傷性結膜下出血相似。出血多在1~2天之內發生,輕者1周左右自行吸收,重者需1個月後才能吸收。臨床上根據結膜下是否出血分為兩型:
①出血型,多見於年輕患者。
②水腫型則見於高齡患者。
3)濾泡形成:早期因瞼結膜高度充血而不明顯,3~4天後待充血消退,才發現下穹隆部有較多細小濾泡形成,較EKC少而輕。
4)角膜病變:
①多發性角膜上皮糜爛:發生率高。發病3h後角膜上皮即可出現針尖大小的多發性上皮糜爛,呈散在或排列成條狀、片狀分布,是引起眼痛、異物感的主要原因。3~4天後可自行消失,少數持續2周以上。
②表層點狀角膜上皮病變(SPK):30%左右的患者結膜炎消退後出現SPK。通常隻有數個浸潤點,多在角膜的中心部,必須通過裂隙燈顯微鏡才可發現。多數在1~4周後自行消失,很少引起EKC所致的上皮下浸潤,一般不造成視力損害。糖皮質激素點眼,數天內即可消失。
5)其他症狀:多數病例在發病時,可有耳前或頜下淋巴結腫大,並有壓痛。該症狀隨結膜炎的消退而消失。極少數病例尚可出現虹膜炎的改變。
4.本病可由EV70和CA24兩種病毒引起,其臨床表現很難加以區別。根據文獻資料統計,CA24造成的結膜下出血(84%)比EV70低(98%)(P=0.01),出血程度也是前者低於後者,然而前者比後者更易出現全身症狀。
本病在流行時期診斷不難。但在流行初期或散發病例,如不注意,可與其他病毒引起的結膜炎(如腺病毒3,4,11型所引起的流行性結膜角膜炎)相混淆,故需加以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