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係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症狀診斷
一、症狀
腸係膜上動脈血栓形成起病緩慢,發病前多存在慢性腸功能不全或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如腹主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
1.腹痛 發病前在很長一段時期,進食後出現彌漫性腹部絞痛,可從上腹向後背放射。20%~50%病人的腹痛發作與進食量呈正相關,一次發作可持續2~3h之久。但亦有表現為進食後脹滿不適或鈍痛。
2.惡心、嘔吐、腹瀉 有時劇烈絞痛可伴發惡心嘔吐,隨症狀進行性加重,發作日益頻繁,疼痛持續時間也逐漸延長。病人往往因懼腹痛而不敢進食。腸道供血不足可有慢性腹瀉,糞便量多,呈泡沫狀,糞便中有大量的脂肪丟失。
3.體重減輕 因慢性腹瀉,營養大量丟失,病人可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
4.急腹症表現 一旦血栓形成,供應腸管的血液中斷,即可出現劇烈的腹痛。可伴有頻繁的嘔吐,嘔吐物為血性物,腸蠕動增強;血性便較腸係膜動脈栓塞少見。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腸壞死及腹膜炎等症狀,甚至導致休克。
5.體征 早期營養不良是主要體征,有時在上腹部可聽到有動脈狹窄導致的收縮期血管雜音,臨床上無特殊診斷意義,因為正常人有時也可以聽到。後期發生腸管壞死,出現腹膜炎體征及休克的征象。
二、診斷
1.病史 老年病人,既往患有冠狀動脈或外周動脈的粥樣硬化性疾病,或有腸係膜血管移植手術史,血管創傷史,或有血液高凝狀態等。
2.臨床表現 進食後腹部絞痛,慢性腹瀉、營養不良或消瘦。
3.輔助檢查 腹腔動脈造影顯示腸係膜上動脈起始部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是診斷的重要依據。CT檢查可為診斷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