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多見於男性青壯年,兒童少見。皮損初起為皮色或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呈環狀,表麵附有灰白色細薄鱗屑,鱗屑中央破裂分離,外緣粘連,內緣呈向心性遊離。當環狀損害形成後,中心又複發一褐色小斑,又同樣擴大成環狀。如是反複發生,環距2mm左右,在原侵入處可形成約10個同心圓鱗屑環,構成特殊的多環形渦紋狀或疊瓦狀外觀。周圍皮膚呈棕紅色,自覺瘙癢,時久可因搔抓而致苔癬化,則同心圓皮損可不明顯。
軀幹臀部多見,時久可擴延於四肢,甚至口唇、甲溝及頭皮。但掌蹠多不受累,亦不侵犯毛發。與手足癬不同,損害呈對稱性分布。
本病發生、發展與季節關係不明顯,病程極慢,常多年不愈,且易複發。
二、診斷
根據本病特殊的多環形及渦紋狀損害,鱗屑真菌檢查易發現多數縱橫交錯類關節菌絲。培養時可分離出典型的同心性癬菌。病理組織顯示慢性炎症,無特異性。與其他皮膚癬菌不同,疊瓦癬不但侵入表皮角質層,而且侵入棘層,導致兩層分離。就可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