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初起為粟粒至豌豆大丘皰疹,迅速變為綠豆至豌豆大小膿皰,基底有炎性浸潤,漸擴大並向深部發展,形成潰瘍,邊緣整齊陡隘,周圍有水腫性紅暈,嚴重者痂皮厚積,呈蠣殼狀。剝離痂皮可見潰瘍底麵有灰綠色膿苔及肉芽增生,自覺疼痛,常伴近衛淋巴結腫大。好發於小腿,也可見於股、腰、臀部等處,損害數目多少不定,有自家接種特性。病程2~4周。潰瘍愈合後遺留瘢痕。由於自我接種,新損害不斷產生,若治療不當可使病程遷延,經久不愈。可並發腎小球腎炎。嚴重者可有發熱和敗血症。在營養不良兒可形成深在性穿破性膿腫,稱為嬰兒穿破性深膿皰瘡(ecthyma terebrant infantum)。
二、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易於診斷。中醫認為為素體氣虛,複感濕熱毒邪,正虛邪實,不能脫毒外出,毒邪內陷而成。
辨證分析:局部炎症明顯,破潰後分泌物為稀薄膿性,或帶血性,常形成淺在性潰瘍,瘡麵不易愈合,亦可伴有全身倦怠、無力、低燒等症狀。舌質淡,苔白或黃。脈沉弦微數,辨證屬氣血虛弱,複感毒邪,致使肌膚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