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本病多發生於兒童,潛伏期為5~7天,急性起病,表現為寒戰,高熱,頭痛,關節痛,乏力等症狀,在蜱叮咬處出現一特征性的“黑斑”,即丘疹逐漸發展為中心壞死性黑色潰瘍,周圍繞以紅暈,局部淋巴結腫大,且有壓痛,發病後第四天出現全身散在的淡紅色斑丘疹,掌蹠部亦可累及,少數可見出血性損害。
本病症狀較輕,病程約兩周左右,隨著體溫下降,皮疹逐漸消退,三種立克次體起病都急,出現發熱,頭痛,肌痛和結膜充血等證候,約在蜱叮咬後 5~7天發生,焦痂為一特色病征,可以證實診斷,應在頭皮,腋窩,腹股溝等蜱類好寄居部位注意尋找,由於焦痂為壞死性損害,故引流該區的淋巴結亦可腫大,焦痂損害很像煙頭灼傷,直徑2~5mm,中心發黑,邊緣隆起,發紅,壓痛甚輕,像RMSF一樣,第4~5天全身發疹,包括手掌和足底,隱約可見的斑丘疹性損害,為皮內小出血點,病程約2周,鮮有死亡,Weil-Felix反應多數病例都有作用於OX19抗原的凝集抗體,約於病程第2~3周出現。
二、診斷
由病區歸來的旅行者若存在上述症狀,必須高度懷疑為該病,本病特征為蟲咬處“黑斑”,在早期及恢複期進行血清特異性補體結合試驗可做出診斷。Weil-Felix反應多數病例都有作用於OX19抗原的凝集抗體,約於病程第2~3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