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顱骨骨髓炎一般治療
化膿性顱骨骨髓炎西醫治療
一、治療
顱骨骨髓炎如及早應用強效廣譜抗生素治療,使炎症及時得到控製不再發展,效果較好。但在顱骨已遭到嚴重破壞及頭皮形成慢性竇道時,則很難僅用抗生素及換藥和簡單的竇道搔刮術等方法治愈。因此對於那些已發展有慢性竇道及顱骨缺損的病人,需先行顱骨X光平片、CT、MRI檢查,了解顱骨破壞的位置及範圍,而後盡早采取手術治療。手術中既要注意到頭皮血管的走行方向和竇道的位置,也要使頭皮切口夠大,一般做直線或S形切口,盡量將病灶區暴露充分,從骨缺損緣行顱骨鑽孔後用咬骨鉗徹底咬除已被破壞的鬆軟而含有膿液的病變顱骨,直至達到正常顱骨處,清除遊離的壞死骨碎片,並將竇道一並切除,硬膜外增生的纖維及肉芽組織,需用刮匙徹底刮除,但應小心勿將硬腦膜刮破,以免將炎症擴散到顱內,傷口內用無菌鹽水衝洗幹淨,再用過氧化氫衝洗後放入抗生素,如慶大黴素8萬U,並置油紗條予以引流,最後全層縫合部分頭皮或敞開傷口引流,包紮。術後根據傷口分泌物多少來決定換藥時間。對因嚴重的頭皮及顱骨電灼、燒傷及外傷造成的較大麵積的頭皮缺損,長時間不愈而形成的暴露性顱骨骨髓炎,應先行傷口換藥,經2周後於暴露的顱骨外板上,用顱鑽鑽多個骨孔,隻鑽透外板達板障保留內板,以便術後肉芽自板障中長出覆蓋顱骨,在其完全覆蓋顱骨達到近頭皮高度時再予以植皮。以上各類手術均應於術中在傷口內取膿液塗片染色,鏡檢及細菌培養和敏感試驗,以便術後有針對性地選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術後還需加強營養及支持療法。在合並硬腦膜下膿腫時,則需在病灶清除術後,切開部分硬腦膜達膿腫腔,吸除膿液後衝洗幹淨,放入抗生素及油紗條,不縫傷口,行開放引流,於術後經多次換藥,使新鮮肉芽組織自傷口底部向外生長,直至傷口愈合。如並發腦膿腫應先行CT或MRI檢查,了解膿腫的位置及大小,盡早行穿刺抽膿,如經多次抽膿無效時,應行開顱膿腫切除術,如膿腫為多房者,宜一次開顱切除。在並發化膿性腦膜炎時,除全身應用大劑量抗生素外,還應每2~3天行腰椎穿刺,了解腦脊液壓力及細胞數,並行鞘內注射抗生素治療。
二、預後
單純的化膿性顱骨骨髓炎經早期病灶清除術及抗生素治療,預後較好,對已形成死骨及慢性竇道者,如處理不及時得當,除可複發外,還可致顱內並發症時預後較差。如果發生並發症,疾病進入晚期病情危重時,雖經積極治療仍有部分病人最終死亡。據文獻報道,在107例患化膿性顱骨骨髓炎的病人中,單純性者73例,經治療後除1例死於其他疾病、另1例因手術不徹底而未治愈外,其餘結果均良好。而在伴有顱內並發症的34例中死亡8例。可見是否存在顱內並發症,其結果相差懸殊,因此對本病早期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