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症與肢端肥大症一般治療
一、治療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治療方法有3種:藥物、手術和放療。治療目的是使GH濃度盡快恢複正常,縮小或穩定GH瘤體積,維持下丘腦、垂體的功能正常。
1.手術切除
盡管上述3種方法各有優缺點,有時須聯合應用,但目前手術切除垂體GH瘤仍是其首選方法,手術治療迅速,效果明顯,較徹底,有可能痊愈。當然實際治療效果與患者體內內分泌代謝紊亂、腫瘤大小、部位、侵襲程度、術者的技術、術後的治療恢複都有密切的關係。目前多用經蝶顯微外科的方法切除垂體腫瘤。
術前準備也是至關重要的,否則易導致術中和術後並發症,而影響其療效。術前準備應注意幾點:
(1)術前患者有臨床糖尿病者
應給予積極治療,一般應給予胰島素,並注意監測血糖。發生垂體卒中者,可導致垂體功能低下,引發Hosussaiy綜合征,胰島素用量須減少,甚至停用,否則可發生嚴重的頑固性低血糖,應使術前空腹血糖控製在<7.22mmol/L,24h尿糖微量或至少<5g/d。
(2)應常規檢查甲狀腺功能
如有甲亢者,應給予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使T3、T4基本恢複正常再行手術,避免甲亢危象的發生。
(3)應常規檢查腺垂體功能
特別是注意有無垂體-腎上腺軸功能不足,如有不足,應及時給予補充潑尼鬆(強的鬆)。甲狀腺功能減退者應補充左甲狀腺素鈉。
(4)注意有無尿崩症和其他電解質紊亂。
術中和術後處理:為增強應激的耐受力、避免垂體危象的發生和減少術後腦水腫,常規術前1~5天給予潑尼鬆(強的鬆)5mg或地塞米鬆0.75mg,每天3次口服,術前1天,給予氫化可的鬆100mg或地塞米鬆5mg靜滴,術中給予氫化可的鬆100~300mg或地塞米鬆5~10mg靜滴;術後氫化可的鬆100~200mg或地塞米鬆5~10mg靜滴,1次/d,1~3天,然後根據術後情況2~3天逐漸遞減,5~7天後可改為口服潑尼鬆(強的鬆)5mg,2~3次/d,1周後減量為1~2次/d,再維持2~4周,是否需較長期維持,應根據垂體和靶腺的臨床情況做決定。術後應注意尿崩症和糖尿病情況,二者均可為暫時或永久性,應根據情況做相應處理。術後應定期複查垂體和各靶腺功能,如有垂體功能減退,應及時給予治療。GH瘤手術死亡率較低,小於1%,過去常由於術前準備或術中和術後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不恰當,導致腺垂體功能減退危象及糖尿病繼發感染、酮症酸中毒而死亡,目前死於這種情況很少,可能發生在巨大GH瘤或惡性GH瘤,廣泛侵犯腦組織的患者。術後可能的並發症是腦膜炎、鼻竇炎、腦脊液漏、尿崩症、腺垂體功能減退、腦神經麻痹等。
2.放射治療
主要用於GH瘤不能或不願手術者,或作為手術後的一種補充治療。垂體GH瘤向鞍上擴展者一般不用此療法。國內常用放療方法有:深部X線及60Co放射治療。近年已逐步開始了高壓放射治療和α粒子、質子束、快中子的回旋加速器的放射治療,對其周圍腦組織的損傷較前明顯減少,其有效率也大大提高,有效率為60%~80%,50%患者在5年後GH<5μg/L,70%患者10年後<5μg/L。放射治療的缺點是:起效較慢,腺垂體機能減退是其主要並發症,常發生在治療後的5~10年。
3.藥物治療
主要用於術前或術後及放療的補充治療及不能或不願手術或放療者。缺點是對於較大的GH瘤和非常高的GH水平患者難以達到理想的目標,可使GH水平降低,但不能明顯縮小腫瘤,停藥後易複發,而且價格較貴。目前常用藥物有
(1)溴隱亭:
長效多巴胺增效劑,化學名為2-溴-α-麥角隱停,在肢端肥大症患者可抑製GH分泌。劑量:開始每天5.0~7.5mg,逐漸增量至每天20~30mg,分2~4次口服,能使50%病人血GH下降到10μg/L以下,不良反應有頭痛、惡心、頭暈、乏力、低血壓等,一般不用停藥,減量後可好轉,從小量開始逐漸增量可避免。
(2)奧曲肽:
商品名是善得定(octreotide),為人工合成的8肽生長抑素類似物,可抑製GH釋放達8h,同時也有抑製IGF-Ⅰ、胰升糖素、胰島素和TSH等作用。治療後2/3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血GH降到正常,20%~50%的腫瘤部分減退,該藥抑製GH分泌作用大於抑製胰島素分泌作用40~50倍,但仍須注意少數患者糖耐量減低和糖尿病的變化。劑量50~250μg、皮下注射每6~8小時1次,療程6個月。副作用:長期應用可有惡心、嘔吐、厭食、腹痛、膽石症和暫時性的脂肪瀉,堅持治療,副作用可消失。國內用此藥較少,其療效和不良反應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二、預後
一般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手術徹底切除腫瘤,預後是好的,GH水平恢複至正常範圍的病人,腫瘤複發率較少,約為5%,腫瘤切除不完全,又未經放療者,則複發率增高,可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