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辨證論治
怔忡中醫治療
(一)實證
1.治則:活血行水,通絡定悸。
2.處方:間使、膻中、少府;瘀血加膈俞或厥陰俞,飲邪上犯加中脘或陰陵泉。
3.方義:間使,手厥陰之經穴;膻中,心包之募穴,二者配合有疏理心氣、寧心定悸之作用;少府是心經之滎,刺之可宣通心脈,加強心髒之功能。如為瘀血痹阻,宜加取膈俞或厥陰俞,以活血化瘀;如為飲邪上犯,兼用中脘或陰陵泉,以利氣行水。
4.治法:間使穴以氣至法激發針感至胸為佳,與少府穴均用瀉法。餘穴可先行瀉法,後行補法,以補為主。
5.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九》:“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饑之狀,心憺憺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
《針灸資生經·第四》:“間使療驚悸”。
《百症賦》:“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
(二) 虛證
1.治則: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2.處方:內關、通裏、心俞;血虛加足三裏,陰虛加太溪,陽虛加關元。
3.方義:內關通於陰維,善寧心神止怔忡;通裏,手少陰心經之絡穴,調心氣定悸動;心俞,更有協調心脈氣血、鎮靜心髒之效。如屬心血不足,加足三裏資生氣血;如為陰虛火旺,配腎之原太溪,益腎水而降虛火;如為心陽虛衰,加關元培補元陽。
4.治法:內關、心俞均應氣至前胸,針法見前,通裏亦應以氣至手法,促使針感沿尺側向上傳導。此三穴,先以中等強度的瀉法,繼用補法,並以補法為主。餘穴均用補法,關元針後加艾卷雀啄灸。
5. 古方輯錄
《玉龍歌》:“連日虛煩麵赤妝,心中驚悸亦難當,若須通裏穴尋得,一用金針體便康”。
《玉龍賦》:“心悸虛煩刺三裏”。
《神灸經綸·卷三》:“怔忡健忘不眠:內關、液門、膏肓、解溪、神門”。
補內關、太淵;瀉合穀穴;補太溪、三陰交、足三裏穴,治虛熱,健脾胃,與前穴配合,並能治內分泌病。補膻中、巨闕,瀉中脘,補氣海、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腎俞穴,平揉、壓放各10-100次。手法輕,揉圈小,速度要緩,每分鍾60-70次左右,不宜快。手法結合配穴,不僅對一般心慌心跳效果好,還可用於冠心病或風濕性心髒病等。
點穴次序:同前。
治療效果:一般心悸,點穴1-2次就收效。心髒病,點穴數次也收效。如治療3-6個月半年者,能完全消除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