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扭轉一般治療
一、治療:
1.急性胃扭轉的治療
1.手術治療:急性胃扭轉常需手術治療。首先應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病人若伴有嘔吐、幹嘔、振水音或X線檢查證明有胃擴張,則應插鼻胃管減壓,減壓術是防止胃扭轉複發的惟一手段。但食管胃連接處常因扭轉而梗阻,插入鼻胃管往往較困難或不可能。因有報道插管時引起食管或胃穿孔,特別是兒童患者,所以建議插管困難或阻力大時應避免強行插管。如果要作進一步努力,可使用含造影劑的胃管在X線導引下進行。
若病人病情穩定,則可行急診手術。手術目的包括胃減壓、胃扭轉複位術、胃固定術和糾正或修複誘因。通常采用經腹壁途徑,但是對於膈肌創傷所致的胃扭轉的修複和複位可采用經胸途徑。如果發現有胃壁梗死,則需根據胃缺血性損傷的程度選擇次全或全胃切除術。一般建議采用前位胃固定術固定胃,如果手術危險性較大,則解除扭轉後行暫時的胃造口術。手術還應糾正或修複促扭轉因素,包括膈疝或腹腔突出、粘連和潰瘍。如果食管旁疝病人內鏡檢查發現有食管炎,手術修複時還可包括抗反流操作如胃底折疊術,但不建議作為胃扭轉的常規手術。
2.內鏡治療:內鏡可用於檢查病人是否有食管炎、腫瘤或潰瘍。如果不能插入鼻胃管者可通過內鏡胃內抽吸減壓。急性或慢性胃扭轉均有報道通過內鏡解除扭轉,在進鏡通過扭轉處時,鎖住內鏡末端並旋轉180°。有一報道,應用內鏡複位術對7例膈下型胃扭轉中6例成功地進行了複位,3例膈上型胃扭轉中1例成功。Eckhauser和Ferron最近報道對慢性間斷性胃扭轉病人,通過雙側經皮內鏡胃造口術治療成功,操作時兩鏡分別置於胃體和胃竇,兩鏡配合解除胃扭轉。
3.慢性胃扭轉的治療 對於慢性胃扭轉病人的手術選擇比較困難。醫生和病人應權衡手術利弊。如果醫生不建議手術或病人不願接受手術時,病人應清楚將來發展成急性胃扭轉的可能性及其並發症。手術可用於緩解討厭的慢性複發性症狀,防止其急性發作及並發症。如果全胃位於胸腔或存在食管旁疝,則應手術防止急性發作。早已發現缺鐵性貧血與大裂孔疝有關,最近的報告表明此聯係的解釋是疝在膈前後滑動時的機械性損傷可引起胃線性糜爛,因此並發嚴重的缺鐵性貧血者,也可作為手術的適應證。
Tanner發表了手術治療慢性複發性胃扭轉的綜合回顧。他與其他學者建議行胃扭轉的複位術、胃固定術,對因膈向腹腔突起造成的胃扭轉行膈下結腸移位術。對與食管旁疝相關的器官軸型胃扭轉和“上下顛倒”的胃需行胃固定和膈疝修補。若內鏡發現食管炎則建議行胃底折疊術。對有胸腹裂孔疝的兒童,應經腹關閉缺陷。如果檢查發現有胃的內在損害則應行竇切除術或合並迷走神經切斷術,也可行胃十二指腸吻合術(BillrothⅠ式),如果十二指腸殘端不適於行吻合術或需行胃空腸吻合術(BillrothⅠ式)。為防止殘胃發生扭轉則需行結腸移位胃固定術,即自幽門至胃底切斷胃結腸韌帶,將橫結腸及大網膜移至膈下間隔,然後將胃固定於肝圓韌帶和橫結腸係膜,這樣可清除過高的橫膈對胃大彎的牽拉,從而減少複發的機會。
二、預後:
由於胃扭轉的快速診斷和現代治療,急性胃扭轉病死率已降至16%以下。文獻報道慢性胃扭轉的病死率為0%~13%。
胃扭轉辨證論治
1.中醫偏方
1).杏蘇散藥方(一)
[組成]杏仁、桔梗、黃芩、貝母、紫蘇、枳殼、甘草、陳皮、前胡、桑白皮、麥門冬、生薑
[用法]飯後溫服。
[功效]發散風寒,宣肺化痰。
2).杏蘇散藥方(二)
[組成]蘇葉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殼 甘草 生薑大棗(去核) 橘皮 杏仁 (原著無劑量)。
(蘇葉、橘皮、苦桔梗各6克,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克,甘草3克,生薑3片,大棗3枚,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功效]輕宣涼燥,化痰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