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型肺嗜酸性粒細胞肺炎一般治療
(一)治療
首選乙胺嗪(海群生),廣泛用於抗絲蟲感染。可直接殺傷成蟲和微絲蟲,其療效對馬來絲蟲病較斑絲蟲病好,但不良反應前者較後者重,每天6~12mg/kg,分3次口服,口服吸收迅速,體內代謝,幾乎全部由尿中排出。推薦3周為1個療程。此藥不良反應輕微,偶有惡心、嘔吐、頭暈、失眠等,治療期間由於大量殺滅絲蟲可引起畏寒、頭痛、全身肌肉疼痛、皮疹、甚至喉頭水腫等過敏反應要特別注意。大部分病人經3周治療可痊愈,但可急性複發,繼續應用仍然有效。若用乙胺嗪治療仍有持續性呼吸道症狀、放射線異常、血液和血清學異常,則說明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已發展為慢性間質性肺疾病。用標準療程治療後隨訪2~5年,約有139例其中6例的病人有持續性症狀,BALF中嗜酸粒細胞輕度持續性增高。慢性病人對治療反應不佳。改用其他的抗絲蟲藥(如伊維菌素)或試用糖皮質激素往往有效。也可用砷劑如卡巴砷,每天400~600mg,分2~3次給藥,10天為1個療程。必要時停用10天後再進行第2個療程。經上述治療無效者,可試用卡巴砷(亞乙酰拉砷)0.75mg肌注,2次/周,4~8次為1個療程,開始2次劑量宜小,若出現血尿應立即停藥。其他的抗絲蟲藥還有左旋咪唑,每天150~200mg,分2次口服,但不良反應較乙胺嗪(海群生)大。呋喃嘧酮對斑絲蟲和微絲蚴均有顯著的殺滅作用,劑量每天20mg/kg,分2~3次口服,7天為1個療程。未經治療的病人症狀通常持續幾周到幾個月,可自行緩解,但常在幾個月或幾年複發。本病預後良好,絕大多數能治愈。已發展為纖維化者,治療效果不佳。
(二)預後
凡經治療後,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