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脫位一般治療
一、治療分類
1.踝關節後脫位的治療
應立即在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下複位。複位方法是先屈曲膝關節,再行足蹠屈牽引,當距骨進入踝穴後,即背伸踝關節,並用長腿石膏固定5周。合並有嚴重骨折按踝關節骨折處理。
2.踝關節前脫位的治療
傷後立即在麻醉下複位,屈膝關節、足背伸,進行牽引,當距骨與脛骨前下唇解脫,即推距骨向下向後複位。複位後,用長腿石膏固定足在蹠屈位3周,後更換足踝背伸位石膏再固定2~3周。若有嚴重骨折,固定時間共需8~12周。
3.踝關節向上脫位的治療
要在良好麻醉下牽引複位。複位時膝屈曲,自大腿向上反牽引,握持足向下牽引,當距骨向下至踝穴時,脛腓骨便可複位對合。此時蹠屈,背伸踝關節,以矯正踝關節前、後方移位。上短腿石膏,足在微背伸位,內、外踝要用力擠壓使之對位。石膏在2周時更換,避免腫脹消失後石膏的相對鬆弛。若傷處軟組織腫脹劇烈,複位失敗或甚感困難者,可予手術開放複位。手術中對距骨體不需要作內固定,但周圍韌帶撕裂、斷裂傷者必須修補;合並有踝部骨折者,骨折複位後須作相應可靠內固定。
手法複位大多可獲成功,複位後固定患足於功能位。踝關節脫位複位後,踝部骨折通常亦同時複位,但若拍片顯示踝關節骨折複位不理想時,可行開放性複位及內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