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瀦留一般治療
一、治療
1、一般治療:給予少渣飲食,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2、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失衡。
3、對症治療,給予促進胃動力藥物(胃複安,嗎丁啉)。
胃瀦留辨證論治
<
一、中醫治療
1.辨證治療
(1)外邪犯胃:
治法:祛邪和胃。
方藥:藿香正氣散加減。本方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方中藿香芳香辟穢,理氣和中;紫蘇、白芷、桔梗解表利氣;厚撲、腹皮消除中滿;半夏、陳皮下氣止嘔;茯苓、甘草和中健脾。諸藥相協,邪祛胃和。如表邪輕胃脘脹滿重,以藿梗代藿香,以蘇梗代蘇葉;若邪鬱化熱,傷及脾胃,加銀花、連翹、竹茹、荷葉等。
(2)脾胃氣虛:
治法:補益脾胃,調和氣機。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味。方中人參、白術、補脾益氣;茯苓健脾利濕;木香、砂仁醒脾化濁,理氣消食;半夏、陳皮燥濕化痰行氣,提高食欲;加用枳實、竹茹消痞止嘔;甘草和中,協調諸藥,脾胃相和,升降出入有序,諸症平息。胃脘痞滿明顯者,重用甘草以補益中氣,痞滿自消;如嘔惡酸腐,加用山楂、萊菔子、神曲、連翹、蒲公英等加強消宿食之力;腹痛明顯者,加檳榔、元胡、白芍等以行氣消滯,緩急止痛。
(3)脾胃虛寒:
治法:溫補脾胃,理氣止嘔。
方藥:小健中湯加減。本方具有溫中補虛、緩急止痛之作用,方中貽糖補虛健中,合桂枝溫補中陽而治虛寒;芍藥、甘草,能和理緩急;厚樸、半夏下氣散滿,降逆止嘔;加白術健脾益氣,並助脾陽,再合大棗、生薑健脾胃而和營衛,諸藥共調中陽氣機,諸症可消。胃脘畏寒者,選加製附子、良薑;嘔惡頻作者,加用檳榔、枳殼、蘇子。
(4)胃陰不足:
治法:滋補胃陰。
方藥:麥門冬湯加減。方中麥冬養陰潤燥,半夏降逆下氣,以製嘔惡及胃脘疼痛;加竹茹清熱止嘔;黨參、甘草、大棗、粳米補益脾胃,中氣充盛,脾胃氣機有序,嘔惡脘痛皆消。如虛熱明顯,減半夏用量,加玉竹、石斛;飯後症狀明顯者,選加山楂、檳榔、萊菔子、雞內金等。大使秘結不暢時,加麻仁。
(5)食滯中焦:
治法:消食導滯。
方藥:保和丸加減。山楂、神曲、萊菔子、分別為消肉積、穀積、麵積之主藥。食積停滯則易生內濕,克侮脾胃,故輔用半夏、陳皮、茯苓、理氣祛濕和胃;食積生熱,故用連翹輔以清熱散結;再用厚樸以助下氣散滿,諸藥相協,共立消食導滯之功。如病程短,體質強者,還可采用催吐法。用瓜蒂、赤小豆共研細末,香豉湯送服。
(6)肝鬱氣滯:
治法:疏肝和胃。
方藥:四逆散合小柴胡湯加減,本方為常用的疏肝要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鬱;枳殼消積導滯;白芍、甘草調和肝脾,緩急止痛;再加半夏、黃芩、生薑,大棗取小柴胡湯之意調和營衛,疏通中焦氣機,共建理氣解鬱,和胃降嘔之功。如嘔吐症狀突出時,可合用旋複代赭石湯加強降逆作用。如有氣滯血瘀之趨時,可加用理氣活血之藥如川楝子、元胡等。
(7)痰濕內阻:
治法:溫化痰飲,和胃降逆。
方藥: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半夏、生薑燥濕和胃降嘔;白術、茯苓健脾區濕,桂枝溫陽利水;甘草和中健脾,調和諸藥。如伴浮腫加薏苡仁,蘇子;兼見口苦胸悶,舌紅苔黃膩者加用竹茹、黃連,黃芩。另有寒熱互結引起脘腹痞痛,惡心嘔吐也可用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調整脾胃功能。半夏、幹薑辛開散痞散寒降逆;黃連、黃芩苦降泄熱;人參、大棗、甘草補脾和中,共奏平嘔解痛,理氣除脹,恢複脾胃功能之效。
2.簡易治療
(1)取生薑、半夏、茯苓按2:1:、比例製成水煎劑:每毫升含4g生藥,每次5~10ml,每日2~3次。
(2)取小茴香、枳殼按1:1比例製成水煎劑,每毫升含1g生藥,每次5~10ml,每日傳遍2~3次。中藥香砂養胃丸:6g,每日2次,用於脾胃虛弱型。藿香正氣膠囊,2粒,每日3次,用於暑季脾胃不和;加味保和丸,6g,每日2次,用於食滯中焦型;加味逍遙丸,6g,每日2次,用於肝氣鬱滯型;附子理中丸,1丸,每日2次,用於脾胃虛寒型;北京蜂王漿,1支,每日1~2次,可調節胃腸蠕動。針灸1.針灸取中脘、內關、足三裏、公孫。外邪犯胃加外關、合穀;飲食積滯加下脘、內庭;痰飲內阻加脾俞、豐隆;肝氣犯胃加陽陵泉、太衝;脾胃虛寒加脾俞、章門。脾胃虛寒者用補法加灸,餘者均用瀉法。
2.耳針取脾、胃、腸、肺、神門、耳中、耳背脾等穴針刺或貼埋。
3.拔火罐取脾俞、胃俞、大腸俞、小腸俞等穴,一般10分鍾左右即可起罐。注意體弱者慎用。推拿按摩推拿常沿脾、胃、肺、大腸經施法。中西醫結合治療由於胃腸動力障礙被認為是功能性胃瀦留的主要因素,所以除一般對症治療如少渣飲食,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及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失衡外,根據中醫辨證結合促動力藥物的酌情使用是治療本病的常用方法,尤其對慢性胃瀦留更為適宜。此外針灸、推拿及氣功等也被人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