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炎一般治療
一、輸卵管炎西醫治療
(一)急性輸卵管炎:
(1)一般支持及對症治療:
絕對臥床,半臥位以利引流排液,並有助於炎症局限。多進水及高熱量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高熱者應補液,防止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糾正便秘,服用中藥,如番瀉葉,或用生理鹽水或1、2、3劑灌腸。疼痛不安者可給鎮靜劑及止痛劑。急性期腹膜刺激症狀嚴重者,可用冰袋或熱水袋敷疼痛部位(冷或熱敷以病人感覺舒適為準)。6~7天後經婦科檢查及白細胞總數、血沉的化驗證實病情已隱定,可改用紅外線或短波透熱電療。
(2)控製感染:
可參考宮腔排出液的塗片檢查或細菌培養與藥敏結果,選用適當抗生素。由於此種炎症多係混合感染,而在我國致病菌大多為大腸杆菌及類杆菌屬,尤其是脆弱類杆菌,而淋菌或衣原體感染均較少見,故可選用慶大黴素8萬U,日2~3次肌注,或24萬U靜滴,如滅滴靈0.4g日服3次。慶大黴素對抗大腸杆菌效果較好,而滅滴靈對厭氧菌有特效,且毒性小,殺菌力強,價廉,因而已被廣泛應用。嚴重者可靜脈點滴廣譜抗生素如頭孢菌素、丁胺卡那黴素、氯黴素等。治療必須徹底,抗生素的劑量和應用時間一定要適當,劑量不足隻能導致抗藥菌株的產生及病灶的繼續存在,演變成慢性疾患。有效治療的標誌是症狀、體征逐漸好轉,一般在48~72小時內可看出,所以不要輕易改換抗生素。
嚴重感染除應用抗生素外,常用時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減少間質性炎症反應,使病灶中抗生素濃度增高,充發發揮其抗菌作用,並有解熱抗毒作用,因而可使退熱迅速,炎症病灶吸收快,特別對抗生素反應不強的病例效果更好。靜滴地塞米鬆5~10mg溶於5%葡萄糖溶液500ml,1日1次,病情稍穩定改為每日口服強的鬆30~60mg,並漸減量至每日10mg,持續1周。腎上腺皮質激素停用後,抗生素仍需繼續應用4~5天。
(3)膿腫局部穿刺及注射抗生素:
膿腫形成後,全身應用抗生素效果不夠理想。如輸卵管卵巢膿腫貼近後穹窿,陰道檢查後穹窿飽滿且有波動感,應行後穹窿穿刺,證實為膿後,可經後穹窿切開排膿,放置橡皮管引流;或先吸淨內容物,然後通過同一穿刺針注入青黴素80萬U加慶大黴素16萬U(溶於生理鹽水中)。如膿液粘稠不易抽出,可用含抗生素之生理鹽水稀釋,使逐漸變成血性血清樣物後易被吸出。一般經2~3次治療,膿腫即可消失。
(4)如盆腔膿腫穿孔破入腹腔,
往往同時有全身情況的變化,應立即輸液、輸血,矯正電解質紊亂,糾正休克,包括靜滴抗生素和地塞米鬆等藥物。在糾正一般情況的同時應盡速剖腹探查,清除膿液,盡可能切除膿腫。術畢,下腹兩側放置矽膠管引流。術後應用胃腸減壓及靜脈滴注廣譜抗生素,繼續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輸血,以提高身體抵抗力。
慢性輸卵管炎可能起病即為慢性,也可能是由急性炎症未經治愈所遺留的後果。可分為慢性間質性輸卵管炎、峽部結節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膿、輸卵管積水、輸卵管積血等。
(二)慢性輸卵管炎:
(1) 保守治療
1. 適當休息 , 加強營養。
2. 理療 促進血液循環 , 以利炎症吸收。常用的方法有短波、超短波、透熱電療、紅外線照射等。
3. 陰道側穹隆抗生素封閉 采用抗生素加地塞米鬆一並注入側穹隆 , 每日或隔日 1 次 ,7-8 次為一療程 , 必要時下次月經後重複注射 , 一般需注射 3-4 療程。
4. 宮腔輸卵管內注射抗生素 : 采用抗生素如青黴素、慶大黴素等 , 並加透明質酸酶、糜蛋白酶或地塞米鬆。
5. 藥物治療粘連
(1) 糜蛋白酶 2.5-5 mg , 肌肉注射 , 隔日 1 次 , 共 5-10 次。
(2) 透明質酸酶 1500 U, 肌肉注射 , 隔日 1 次 , 共 5-10 次。
(3) 菠蘿蛋白酶 6 萬 U, 每日 3 次 ,7-10 日為一療程。
(2)手術治療
腹腔鏡下或宮腔鏡下手術。
(1)輸卵管造口術:對輸卵管積液傘部粘連梗阻患者,施行傘部再造術,解除梗阻粘連,可增加受孕生育機會。
(2)輸卵管植入術:對峽部部分粘連堵塞者可切除粘連部分,將剩餘部分從宮角植入,成功率不高。
(3)輸卵管擴張術:在宮腔鏡或輸卵管鏡下從宮角部探查,試擴張輸卵管,並酌情保留支架1~2周,防止再粘連。術中要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醫源性感染或炎症擴散。有條件單位,可行X線介入治療技術,如同擴張心冠狀動脈法來擴張輸卵管近端阻塞。
(4)對炎症破壞明顯難以保留輸卵管者,酌情切除輸卵管。對輸卵管阻塞不孕患者手術後,必須追蹤隨訪,對妊娠者注意及時發現並治療異位妊娠。
輸卵管炎辨證論治
二、輸卵管炎中醫治療
中醫法 治則多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
(1)口服中藥,主方桃紅四物湯加減。各地中成藥較多加婦康片、健婦片、婦炎康等。
(2)中藥液保留灌腸,中藥消毒液(紫花地丁、蒲公英、敗醬子等)100ml,加1%普魯卡因5ml,加溫 40士1℃保留灌腸,1-2次/d。7-10d一療程。月經期停用。
(3)中藥袋外敷,中藥袋熱敷,自製中藥帶貼帶於下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