聤耳辨證論治
聤耳中醫治療
1. 二味消毒散(《外科大成》卷一)
【藥物組成】白礬、明雄黃。
【製法】上為末,茶清調化。
【用法】鵝翎蘸掃患處。
【功能】除濕止癢。
【主治】紅腫痛癢流水;聤耳。
2. 幹胭脂膏(《嬰童百問》卷四)
【藥物組成】幹胭脂、白龍骨、白礬(煆)、白石脂(研)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用棗肉為棗,如棗核大。
【用法】以綿裹l丸,納耳中,一日換叁次。
【功能】收濕生肌。
【主治】小兒聤耳,常出膿水不止。
3. 大黃散(《太平聖惠方》卷叁十六)
【藥物組成】川大黃15g,黃連末7.5g,龍骨末7.5g。
【製法】上為末。
【用法】每用少許,綿裹納耳中。
【功能】瀉火燥濕,收斂生肌。
【主治】耳有惡瘡,時流膿水。
4. 白龍散(《外科精義》卷下)
【藥物組成】寒水石120g(燒半白,研),烏賊魚骨(研)、滑石(研)各30g,硼砂9g,輕粉3g。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每用於摻;耳中痛者,油調如糊,滴紅於耳中。
【功能】生肌止痛。
【主治】聤耳;耳中猝然大痛。
5. 白龍散(《不知醫必要》卷二)
【藥物組成】枯礬1.2g,龍骨4.5g。
【製法】上為末。
【用法】先用綿杖攪淨膿水,然後將藥少許吹人,一日二叁次。
【功能】收濕生肌。
【主治】耳有膿水不幹。
6. 白礬灰散(《太平聖惠方》卷叁十六)
【藥物組成】白礬灰7.5g,白龍腦22.5g,烏賊魚骨7.5g,蒲黃15g。
【製法】上為細散。
【用法】每次1.5g,紗布包裹,塞耳中,日叁易之。
【功能】解毒收濕。
【主治】聤耳出膿水,延久不愈。
7. 白礬灰散(《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
【藥物組成】白礬灰、黃柏(銼)、烏賊魚骨、龍骨各15g。
【製法】上為細散。
【用法】以綿纏柳杖,展去膿血盡,幹摻藥末於耳內,一日二叁次。
【功能】清熱解毒,收濕止血。
【主治】小兒聤耳有膿血,疼痛不止。
8. 紅玉散(《醫級》卷八)
【藥物組成】枯礬、黃丹各1.5g,水龍骨(即底老油灰)3g(煆,研),海螵蛸3g。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以綿梃子攪盡耳內膿水,用藥少許,摻灌耳中,每日二次。勿令風入。
【功能】收濕斂瘡。
【主治】聤耳流膿。
9. 紅綿散(《普濟方》卷五十五)
【藥物組成】枯礬6g,胭脂1.5g,爐甘石(研)6g,麝香少許。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棉杖子纏繳耳中,令膿汁盡,別用棉杖子蘸藥入耳,或幹吹少許亦可。
【功能】祛濕生肌。
【主治】聤耳出膿及黃汁。
10. 紅綿散(《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
【藥物組成】枯礬、海螵蛸各3g,麝香少許,幹胭脂1.5g。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先清洗耳中膿水,再用吹藥管將藥吹入耳中。
【功能】祛膿生肌。
【主治】聤耳有膿及黃水。
11. 紅棉散(《壽世保元》卷六)
【藥物組成】枯白礬1.5g,幹胭脂粉0.75g,麝香少許,片腦0.3g,熟爐甘石1.5g。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先以綿杖子搌幹膿水,另將鵝翎管子送藥入耳底。
【功能】祛膿生肌。
【主治】聤耳生膿並流黃水。
12. 花胭脂丸(《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
【藥物組成】花胭脂、白龍骨、白礬灰、白石脂各15g,
【製法】上為末,棗肉為丸,如棗核大。
【用法】用時以綿裹1丸,納入耳中,一日換叁次。
【功能】收濕生肌。
【主治】小兒聤耳,常出膿水,久不止者。
13. 吹耳散(《青囊秘傳》)
【藥物組成】功勞葉(燒炭)、枳殼(燒炭)、梅片少許。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吹入耳中。
【功能】除濕清熱。
【主治】耳中流膿。
14. 青礬散(《瘍科選粹》卷叁)
【藥物組成】枯礬3g,龍骨0.6g,黃丹0.6g,麝香0.09g。
【製法】上為末。
【用法】幹摻。
【功能】收斂生肌。
【主治】膿耳。
15. 香礬散(《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藥物組成】白礬、膽礬、紅花各3g,麝香少許,蛇蛻1條(燒留性)。
【製法】上為細末,瓷瓶收貯。
【用法】先用新綿纏細箸頭搌幹耳中膿,然後挑藥少許入耳中。次日用斡耳子擀去昨日藥,再用上法,以愈為度。
【功能】祛風活血,燥濕解毒。
【主治】久患聤耳不愈,耳中有膿,時發癢痛。
16. 礬黃散(《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藥物組成】礬石(熬令汁枯)15g,雄黃7.5g。
【製法】上為極細末。
【用法】先以綿杖子拭耳內令幹,卻滴生麻油一二點入耳內,仍以綿杖子粘藥末少許在耳內。不拘久近,隻一二度愈。
【主治】耳內膿水,疼痛不止。
17. 珍奇散(《凡台玉案》卷六)
【藥物組成】珍珠、爐甘石(煆)、紫草茸各9g,麝香、枯礬各0.6g。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每次少許,吹耳內。
【功能】解毒燥濕,生肌斂瘡。
【主治】耳瘡並耳內流膿。
18. 香附散(《普濟方》卷五十五)
【藥物組成】香附子末9g,幹胭脂3g,密陀僧3g,輕粉少許。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每用少許,吹入耳中。
【功能】收濕斂膿。
【主治】耳內有膿水不幹。
19. 禹餘糧丸(《太平聖惠方》卷叁十六)
【藥物組成】禹餘糧7.5g(燒,醋淬七遍),烏賊魚骨7.5g,龍骨7.5g,釜底墨7.5g,伏龍肝7.5g,附子1枚(去皮、臍,生用)。
【製法】上為末。每用如皂莢子大,以綿裹。
【用法】納耳中,一日二次。
【功能】斂濕祛膿。
【主治】聤耳有膿者。
20. 胚礬散(《普濟方》卷五十五引《海上方》)
【藥物組成】枯白礬、烏賊骨各3g,麝香少許。
【製法】上為末。
【用法】先用綿杖拭去膿汁,後將藥吹入耳內。
【功能】斂瘡排膿。
【主治】耳中膿出。
21. 蠶香散(《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藥物組成】蠶紙(已出者,燒灰)、烏賊骨(去甲)、染胭脂各3g,麝香(研)1.5g。
【製法】上為散。
【用法】滿塞耳中,不動,候自落;未愈再用。
【功能】收濕生肌。
【主治】耳中流膿久不愈。
22. 莫愁湯(《辨證錄》卷叁)
【藥物組成】白芍、生地各15g,當歸30g,炒梔子、天花粉、香附各6g,甘草、蒼術各3g,炒荊芥9g,枳殼1.5g。
【製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疏肝清火。
【主治】婦人經來之時兩耳出膿,兩太陽作痛,乳房脹悶,寒熱往來,小便不利。
23. 黃礬散(《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
【藥物組成】黃礬15g,烏賊魚骨7.5g,黃連7.5g(去須)。
【製法】上為細末。綿裹,如棗核大。
【用法】塞耳中,一日換叁次。
【功能】清熱燥濕,收澀斂膿。
【主治】小兒耵耳,出膿水。
24. 潤膽湯(《辨證錄》卷叁)
【藥物組成】白芍30g,當歸30g,柴胡3g,炒梔子6g,玄參30g,天花粉9g,菖蒲2.4g。
【製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潤膽開竅。
【主治】雙耳忽然腫痛,內流清水,久創變為膿血。
25. 清腎湯(《壽世保元》卷八)
【藥物組成】防風、天花粉、貝母、黃柏(鹽水炒)、白茯苓、玄參、白芷、蔓荊子、天麻、半夏(泡)各1.5g,生甘草0.75g。
【製法】加生薑3片,水煎,去滓。
【用法】分二次溫服。
【功能】清腎化痰。
【主治】耳熱出汁作癢。
26. 麝香散(《小兒衛生總微論》卷十八)
【藥物組成】蜘蛛1個,坯子胭脂、麝香0.15g。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以綿撚子搌耳中膿盡,用藥少許,摻入耳內。
【主治】小兒聤耳內生瘡,或有膿汁。
27. 舒膽湯(《慈幼新書》卷二)
【藥物組成】當歸、白芍、玄參、花粉、炒梔子、柴胡、石菖蒲。
【製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行氣舒膽,清熱解毒。
【主治】兩耳腫痛,內流清水,久則變為膿血。
28. 蛸礬散(《仙拈集》卷二)
【藥物組成】海螵蛸、枯礬各3g,麝香0.3g,幹胭脂1.5g。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每用少許,吹耳內。
【功能】收濕生肌。
【主治】耳出膿水。
29. 鼠黏子湯(《古今醫鑒》卷九)
【藥物組成】連翹、黃連(酒炒)、玄參、桔梗、梔子(炒)、生甘草、牛蒡子(炒)、龍膽草(炒)、板藍根。
【製法】水煎,去滓。
【用法】食後服,隨飲酒適量。
【功能】清泄肝膽,消腫止痛。
【主治】耳內腫痛。
30. 蔓荊子散(《仁齋直指》卷二十一)
【藥物組成】蔓荊子、赤芍藥、生地黃、桑白皮、甘菊花、赤茯苓、川升麻、麥門冬(去心)、木通、前胡、炙甘草各3g。
【製法】用水300ml,加生薑3片,紅棗2枚,煎至150ml。
【用法】食後服。
【功能】疏風清熱。
【主治】耳出膿汁。
31. 犀角飲(《誠書》卷七)
【藥物組成】菖蒲、犀角、赤小豆、赤芍藥、木通、玄參、甘菊花各3g,炙甘草1.5g。
【製法】加生薑,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耳門腫痛,膿水流出。
32. 解瘡散(《普濟方》卷五十五)
【藥物組成】赤芍藥、白芍藥各15g,木鱉子仁、當歸、甘草各30g,大黃汁1升,黃芩、防風各7.5g。
【製法】上為末,每次15g,水煎,去滓。
【用法】食後、臨臥服。
【主治】耳內閉痛,膿血流出。
33. 聤耳明礬散(《景嶽全書》卷六十)
【藥物組成】枯礬、龍骨(研)各6g,黃丹(飛)4.5g,幹胭脂2.1g,麝香少許。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先以綿杖拭去膿,別用棉杖,蘸藥引入耳中。
【功能】收濕斂瘡。
【主治】膿耳。
34. 蠍倍散(《普濟方》卷五十五)
【藥物組成】五倍子30g(炒),全蠍9g(燒存性),白礬(枯)3g。
【製法】上為末,人麝香少許。
【用法】吹人耳中。
【主治】聤耳,膿出不止。
35. 麝紅散(《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藥物組成】蠍梢7枚(去毒,燒幹,取末),坯子胭脂1.5g(別研),乳香0.3g(別研),麝香1.5g(別研)。
【製法】上並研末令勻。
【用法】每日以斡耳子挑少許入耳中,一日夜叁四次。
【功能】祛膿定痛,收濕生肌。
【主治】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