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

處方藥 醫保

通用名稱: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456

生產企業: 天津醫藥集團津康製藥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本品為β-內酰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藥。用於治療成人和2月齡至16歲兒童敏感細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氣管炎),單純性下尿路感染和複雜性尿路感染(包括腎盂腎炎),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複雜性腹腔內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膽道感染),婦產科感染,敗血症,以及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患者的經驗治療。也可用於兒童細菌性腦脊髓膜炎。懷疑有細菌感染時應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但是因為頭孢吡肟是—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菌的廣譜殺菌劑,故在藥敏試驗結果揭曉前可開始頭孢吡肟單藥治療。對疑有厭氧菌混合感染時,建議合用其他抗厭氧菌藥物,如甲硝唑進行初始治療。一旦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揭曉,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產品詳情

【通用名稱】: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
【藥品名稱】: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60456
【用法用量】:
本品可用於靜脈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給藥。 1、成人和16歲以上兒童或體重為40公斤以上兒童患者,可根據病情,每次1-2g。每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7-10天。 (1)輕中度尿路感染,每次0.5-1g,靜脈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療程7-10天。 (2)重度尿路感染,每次2g,每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10天。 (3)對於嚴重感染並危及生命時,可以每8小時2g靜脈滴注。 (4)用於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經驗治療,每次2g,每8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7-10天或至中性粒細胞減少緩解。如發熱緩解但中性粒細胞仍處於異常低水平,應重新評價有無繼續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必要。 2、2月齡至12歲兒童,最大劑量不可超過成人用量(即每次2克劑量)。 (1)體重超過40公斤的兒童劑量,可使用成人劑量。一般可每公斤體重40mg,每12小時靜脈滴注,療程7-14天。 ①對細菌性腦脊髓膜炎的兒童患者,可為每公斤體重50mg,每8小時一次,靜脈滴注。 ②對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經驗治療的常用劑量為每公斤體重50mg,每12小時一次(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治療為每8小時一次),療程與成人相同。 3、2月齡以下兒童治療經驗有限。可使用每公斤體重50mg的劑量。然而2月齡以上兒童患者的資料表明,每公斤30mg,每8或12小時一次對於1至2月齡兒童患者已經足夠。對2月齡以下兒童使用本品應謹慎。 4、兒童深部肌肉注射的經驗有限。 (1)對肝功能不全者,無調節本品劑量的必要。 (2)對腎功能不全病人,如肌酐清除率低於(含)60ml/min,則應調節本品用量,彌補這些病人減慢的腎清除速率。 5、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療第一天可給予負荷量1g,以後每天0.5g。透析日,頭孢吡肟應在透析結束後使用。每天給藥時間盡可能相同。 6、頭孢吡肟治療同時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開始3小時,約68%的藥物可被清除。血液透析患者的劑量見上表。接受持續性腹膜透析患者應每隔48小時給予常規劑量。尚無腎功能不全的兒童患者使用頭孢吡肟的資料。但是,由於成人和兒童的頭孢吡肟藥代動力學相似,腎功能不全的兒童患者頭孢吡肟的用法與成人類似。 (1)靜脈給藥:由於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病例,應首選靜脈給藥。 (2)靜脈滴注時,可將本品1-2g溶於50-100mg0.9%氯化鈉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鈉注射液,乳酸格林氏和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注射液中,藥物濃度不應超過每毫升40mg。經約30分鍾滴注完畢。 (3)肌肉內注射:肌肉注射時,本品0.5g應加1.5mg注射用溶液,或1克加3.0mg溶解後,經深部肌群(如臂肌群或外側骨四頭肌)注射。
【生產企業】:
天津醫藥集團津康製藥有限公司

使用說明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的作用與功效
本品為β-內酰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藥。用於治療成人和2月齡至16歲兒童敏感細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氣管炎),單純性下尿路感染和複雜性尿路感染(包括腎盂腎炎),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複雜性腹腔內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膽道感染),婦產科感染,敗血症,以及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患者的經驗治療。也可用於兒童細菌性腦脊髓膜炎。懷疑有細菌感染時應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但是因為頭孢吡肟是—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菌的廣譜殺菌劑,故在藥敏試驗結果揭曉前可開始頭孢吡肟單藥治療。對疑有厭氧菌混合感染時,建議合用其他抗厭氧菌藥物,如甲硝唑進行初始治療。一旦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揭曉,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的用藥指導
本品可用於靜脈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給藥。 1、成人和16歲以上兒童或體重為40公斤以上兒童患者,可根據病情,每次1-2g。每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7-10天。 (1)輕中度尿路感染,每次0.5-1g,靜脈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療程7-10天。 (2)重度尿路感染,每次2g,每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10天。 (3)對於嚴重感染並危及生命時,可以每8小時2g靜脈滴注。 (4)用於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經驗治療,每次2g,每8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7-10天或至中性粒細胞減少緩解。如發熱緩解但中性粒細胞仍處於異常低水平,應重新評價有無繼續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必要。 2、2月齡至12歲兒童,最大劑量不可超過成人用量(即每次2克劑量)。 (1)體重超過40公斤的兒童劑量,可使用成人劑量。一般可每公斤體重40mg,每12小時靜脈滴注,療程7-14天。 ①對細菌性腦脊髓膜炎的兒童患者,可為每公斤體重50mg,每8小時一次,靜脈滴注。 ②對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經驗治療的常用劑量為每公斤體重50mg,每12小時一次(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的治療為每8小時一次),療程與成人相同。 3、2月齡以下兒童治療經驗有限。可使用每公斤體重50mg的劑量。然而2月齡以上兒童患者的資料表明,每公斤30mg,每8或12小時一次對於1至2月齡兒童患者已經足夠。對2月齡以下兒童使用本品應謹慎。 4、兒童深部肌肉注射的經驗有限。 (1)對肝功能不全者,無調節本品劑量的必要。 (2)對腎功能不全病人,如肌酐清除率低於(含)60ml/min,則應調節本品用量,彌補這些病人減慢的腎清除速率。 5、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療第一天可給予負荷量1g,以後每天0.5g。透析日,頭孢吡肟應在透析結束後使用。每天給藥時間盡可能相同。 6、頭孢吡肟治療同時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開始3小時,約68%的藥物可被清除。血液透析患者的劑量見上表。接受持續性腹膜透析患者應每隔48小時給予常規劑量。尚無腎功能不全的兒童患者使用頭孢吡肟的資料。但是,由於成人和兒童的頭孢吡肟藥代動力學相似,腎功能不全的兒童患者頭孢吡肟的用法與成人類似。 (1)靜脈給藥:由於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病例,應首選靜脈給藥。 (2)靜脈滴注時,可將本品1-2g溶於50-100mg0.9%氯化鈉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鈉注射液,乳酸格林氏和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注射液中,藥物濃度不應超過每毫升40mg。經約30分鍾滴注完畢。 (3)肌肉內注射:肌肉注射時,本品0.5g應加1.5mg注射用溶液,或1克加3.0mg溶解後,經深部肌群(如臂肌群或外側骨四頭肌)注射。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的副作用
本品禁用於對頭孢吡肟或L-精氨酸,頭孢菌素類藥物,青黴素或其他β-內酰胺類抗菌素有即刻過敏反應的病人。
士瑞平(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的注意事項
1、使用本品前,應該確定患者是否有頭孢吡肟、其他頭孢菌素類藥物、青黴素或其他β-內酰胺類抗菌素過敏史。對於任何有過敏,特別是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應謹慎。 2、廣譜抗菌藥可誘發偽膜性腸炎。在用本品治療期間患者出現腹瀉時應考慮偽膜性腸炎發生的可能性。對輕度腸炎病例,僅停用藥物即可;中、重度病例需進行特殊治療。有胃腸道疾患,尤其是腸炎患者應謹慎處方頭孢吡肟。 3、與其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類似,頭孢吡肟可能會引起凝血酶原活性下降。對於存在引起凝血酶原活性下降危險因素的患者,如肝、腎功能不全,營養不良以及延長抗菌治療的患者應監測凝血酶原時間,必要時給予外源性維生素K。 4、本品所含精氨酸在所用劑量為最大推薦劑量的33倍時會引起葡萄糖代謝紊亂和一過性血鉀升高。較低劑量時精氨酸的影響尚不明確。 5、對腎功能不全(肌酐消除率≤60ml/min)的患者,應根據腎功能調整本品劑量或給藥間歇時間。 6、本品與氨基糖苷類藥物或強效利尿劑合用時,應加強臨床觀察,並監測腎功能,避免引發氨基糖苷類藥物的腎毒性或耳毒性作用。 7、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雖然動物生殖毒性試驗和致畸試驗表明頭孢吡肟無致畸和胚胎毒性,但尚無本品用於孕婦和分娩時婦女的足夠和有良好對照的臨床資料。因此,本品用於孕婦應謹慎。頭孢吡肟在人乳汁中有極少量排出(濃度約0.5µg/ml)。頭孢吡肟用於哺乳期婦女應謹慎。 8、兒童用藥:見用法用量項。 9、老年用藥:腎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使用一般推薦劑量,其療效和安全性與其他成年患者相似,腎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應根據腎功能調整給藥計劃。 10、藥物過量:用藥過量患者,應仔細觀察並使用支持療法,並用血液透析治療促進藥物的排除,而不宜采用腹膜透析。在血透開始的3個小時內,體內68%的頭孢吡肟可排出。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醫院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