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
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

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

處方藥 醫保

通用名稱: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3202

生產企業: 北京京豐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1)本品首選用於單純飲食及體育活動不能有效控製的2型糖尿病,特別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對於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與胰島素合用,可增加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減少胰島素用量,防止低血糖發生; 3)本品也可與磺脲類口服降血糖藥合用,具協同作用。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
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
沙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片(Ⅱ)
沙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片(Ⅱ)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為鹽酸二甲雙胍。

本品為複方製劑,其組份為沙格列汀和鹽酸二甲雙胍。沙格列汀化學名稱:(1S,3S,5S)-2-[(2S)-2-氨基-2-(3-羥基-1-金剛烷基)-1-羰基乙基]-2-氮雜雙環[3.1.0]己烷-3-腈,一水合物。化學分子式:C18H25N3O2•H2O。分子量:333.43(一水合物);315.41(無水遊離堿基)鹽酸二甲雙胍。化學名稱:1,1-二甲基雙胍鹽酸鹽。化學分子式:C4H11N5•HCl。分子量:165.63

生產企業

北京京豐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阿斯利康製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123202

國藥準字J20171034

說明
作用與功效

1)本品首選用於單純飲食及體育活動不能有效控製的2型糖尿病,特別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對於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與胰島素合用,可增加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減少胰島素用量,防止低血糖發生; 3)本品也可與磺脲類口服降血糖藥合用,具協同作用。

本品配合飲食和運動治療,適合使用沙格列汀和二甲雙胍治療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以改善此類患者的血糖控製(參見臨床試驗)。 使用限製 本品不用於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尚未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中進行本品的研究。尚未確定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是否會增加胰腺炎發生的風險(參見注意事項,胰腺炎)。

用法用量

應遵醫囑服用。成人一般開始劑量一次0.25g(1片),一日2次,餐前服用。約1周後,如病情控製不滿意,可加至一日3次,每次0.25g(1片),以後視療效適當調整用量,每日用量不宜超過1.8g。

推薦劑量本品的劑量,應根據患者的當前治療方案,治療有效性及耐受性進行個體化調整。本品通常晚餐時給藥,每日一次,逐漸進行劑量調整,以減輕二甲雙胍相關的胃腸道不良反應。現有以下劑型:5mg沙格列汀/500mg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5mg沙格列汀/1000mg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2.5mg沙格列汀/1000mg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需要5mg沙格列汀、目前未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建議本品初始劑量為5mg沙格列汀/500mg二甲雙胍緩釋劑,每日一次,之後逐漸增加劑量,以減少二甲雙胍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已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本品中二甲雙胍的劑量應與正在使用的二甲雙胍劑量相同,或最接近該劑量。將二甲雙胍速釋劑改為二甲雙胍緩釋劑後,應密切監測患者的血糖控製情況,並應作相應的劑量調整。需要2.5mg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緩釋劑的患者,使用本品2.5mg/1000mg治療。需要2.5mg沙格列汀而未使用二甲雙胍或需要二甲雙胍劑量超過1000mg的患者,應使用單一成分藥物。每日最大建議劑量為5mg沙格列汀及2000mg二甲雙胍緩釋劑。未在既往使用其它抗糖尿病藥物改為本品的患者中進行專門分析本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研究。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作出改變時,應謹慎並應進行適當的監測,因為在改變治療方案時血糖控製可能發生變化。告知患者本品必須整片吞服、不要壓碎、切開、或咀嚼。少數情況下,本品的無活性成分會在糞便中以軟質、脫水藥塊(與原藥片相像)排泄。強效細胞色素CYP3A4/5抑製劑與強效CYP3A4/5抑製劑(如酮康唑、阿紮那韋、克拉黴素、茚地那韋、伊曲康唑、奈法唑酮、奈非那韋、利托那韋、沙奎那韋和泰利黴素)合用時,沙格列汀的最大建議劑量為2.5mg/天。對於這些患者,本品的劑量限製為2.5mg/1000mg/天(參見用法用量,推薦劑量、藥物相互作用,CYP3A4/5酶強效抑製劑和藥代動力學)。促胰島素分泌藥物(如磺酰脲類藥物)或胰島素當與促胰島素分泌藥物(如磺脲類藥物)或胰島素合用時,要求使用低劑量的促胰島素分泌藥物或胰島素,以減少低血糖的風險(參見注意事項,與磺脲類或胰島素合用)。

副作用

1.腎髒疾病或下列情況禁用本品:循環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和敗血症引起的腎功能障礙(血清肌酐水平≥1.5毫克/分升(男性),≥1.4毫克/分升(女性)或肌酐清除異常)。 2.需要藥物治療的充血性心衰,和其他嚴重心、肺疾患。 3.嚴重感染和外傷、外科大手術、臨床有低血壓和缺氧等。 4.已知對鹽酸二甲雙胍過敏。 5.急性或慢性代謝性酸中毒,包括有或無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用胰島素治療。 6.酗酒者。 7.接受血管內注射碘化造影劑者,應暫時停用本品。 8.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未糾正者

本品(沙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嚴禁用於下列患者: •腎功能不全(如血清肌酐水平≥1.5mg/dL(男性)、≥1.4mg/dL(女性);或肌酐清除率異常),也可能由心血管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及敗血症等疾病引起。 •對鹽酸二甲雙胍有超敏反應。 •急性或慢性代謝性酸中毒,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應使用胰島素治療。 •對本品或沙格列汀有嚴重超敏反應史(例如速發過敏反應、血管性水腫或剝脫性皮膚損害)。(參見注意事項,超敏反應和不良反應,上市後經驗)

禁忌

兒童注意事項: 尚未在兒童患者(0-18歲)中開展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妊娠與哺乳期注意事項: 孕婦B類 目前還沒有關於妊娠婦女使用本品或其所含成分的充分對照研究。因為動物生殖研究並不總能預示人的結果,因此和其它抗糖尿病藥物一樣,隻有在明確需要時才能在妊娠期使用本品。 妊娠大鼠與兔器官形成期合並給予沙格列汀和二甲雙胍,兩種動物中均未見胚胎死亡和致畸性;妊娠大鼠中的劑量達到係統暴露量(AUC)為最大推薦人用劑量(MRHD;沙格列汀5mg,二甲雙胍2000mg)時100倍和10倍,妊娠兔中劑量達到AUC為MRHD的249倍和1.1倍。大鼠中可見輕微發育毒性,肋骨波形發生率增加,同時可見母體毒性,表現為試驗過程中體重降低11%~17%和攝食量降低。 兔中有12/30隻母體動物對合並給藥耐受性較差,導致動物死亡、瀕死或流產。但是對於有可評估窩仔的存活母體動物,母體毒性僅可見妊娠第21-29天體重輕微降低,伴隨的發育毒性為胎仔體重降低7%以及胎仔舌骨骨化延遲 沙格列汀 妊娠大鼠和兔器官形成期給予沙格列汀未見致畸性。兔在劑量為240mg/kg(分別約為MRHD沙格列汀及其活性代謝產物暴露量的1503倍和66倍)時可見盆骨骨化不全;在暴露量達到MRHD沙格列汀及其活性代謝產物暴露量的7986和328倍時可見母體毒性和胎仔體重降低。在母體毒性劑量200mg/kg(約為MRHD的1432倍和992倍)時可見骨骼變異。 大鼠妊娠第6-20天給予沙格列汀,在母體毒性劑量時可見子代雄性和雌性動物體重降低(暴露量≥MRHD沙格列汀及其代謝產物暴露量的1629倍和53倍)。 各劑量組子代大鼠未見功能性或行為異常。 懷孕大鼠給藥後,沙格列汀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鹽酸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高達600mg/kg/天的劑量時,大鼠和兔中未發生畸胎。如果按照體表麵積計算,則大鼠和兔的藥物劑量分別是人類每日劑量2000mg的2倍和6倍。胎兒藥物濃度的測量結果表明存在針對二甲雙胍的部分胎盤屏障。 哺乳期婦女 目前還沒有對哺乳期動物進行過關於本品的研究。在使用單個成分所進行的研究中,沙格列汀和二甲雙胍都可以經哺乳期大鼠乳汁分泌。目前尚不清楚沙格列汀或二甲雙胍是否會通過人母乳分泌。由於很多藥物都通過人母乳分泌,因此,哺乳期婦女使用時應特別謹慎。 老人注意事項: 本品 老年患者更易發生腎功能減退。因為二甲雙胍禁用於腎功能損害的患者,所以要密切監測老年人的腎功能,且隨年齡增長應謹慎使用本品(參見注意事項,乳酸性酸中毒,腎功能評估和藥代動力學)。 沙格列汀 6項雙盲、對照的沙格列汀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試驗中,共4148例隨機患者參與,其中634(15.3%)例患者年齡≥65周歲,59(1.4%)例年齡≥75周歲。≥65歲患者和年輕患者之間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沒有總體差異。此臨床試驗尚未確定老 人和年輕人對藥物反應的差異,因此不能排除一些更年長患者可能對藥物反應更靈敏的可能。 鹽酸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對照臨床研究未包含有足夠數量的老年患者,因此無法衡量老年患者對藥物的反應是否與年輕患者不同,盡管從其他已經取得的臨床報道來看尚未發現老年患者與年輕患者之間具有反應性差異。已知二甲雙胍主要由腎髒排泄。 因為腎功能損害患者使用二甲雙胍時乳酸性酸中毒風險更高,所以本品僅用於腎功能正常的患者。由於高齡患者可能出現腎功能減退,所以二甲雙胍的開始劑量及維持劑量都應保守。任何劑量調整都應基於腎功能仔細評估(參見禁忌、注意事項,腎功能評估和藥代動力學)。

成分

1)本品首選用於單純飲食及體育活動不能有效控製的2型糖尿病,特別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對於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與胰島素合用,可增加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減少胰島素用量,防止低血糖發生; 3)本品也可與磺脲類口服降血糖藥合用,具協同作用。

本品配合飲食和運動治療,適合使用沙格列汀和二甲雙胍治療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以改善此類患者的血糖控製(參見臨床試驗)。 使用限製 本品不用於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尚未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中進行本品的研究。尚未確定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是否會增加胰腺炎發生的風險(參見注意事項,胰腺炎)。

藥理作用

本品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腹瀉,惡心,嘔吐,胃脹,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適及頭痛。其它少見者為大便異常、低血糖、肌痛、頭昏、頭暈、指甲異常、皮疹、出汗增加、味覺異常、胸部不適、寒戰、流感症狀、潮熱、心悸、體重減輕等。二甲雙胍可減少維生素B12吸收,但極少引起貧血。本品在治療劑量範圍內,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罕見。

藥理作用 本品為沙格列汀和二甲雙胍組成的複方製劑。 沙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DPP4)競爭性抑製劑,它可以降低腸促胰島激素的失活速率,使其在血液中的濃度增高,從而以葡萄糖依賴性的方式減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後的血糖濃度。餐後,從小腸釋放到血液中的腸促胰島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和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肽(GIP)濃度升高,這些激素可促進胰腺β細胞以葡萄糖依賴性的方式釋放胰島素,DPP4會在幾分鍾內使其作用失活。GLP-1還可抑製胰腺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從而抑製肝髒葡萄糖產生。 2型糖尿病患者的GLP-1濃度下降,但GLP-1的腸促胰島效應仍存在。 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狀況的抗高血糖藥,不僅降低基礎血糖,也降低餐後血糖。可抑製肝糖原的異生,減少小腸吸收葡萄糖,並通過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二甲雙胍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會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發生低血糖,也不會導致高胰島素血症。二甲雙胍治療雖可降低空腹胰島素水平和全天胰島素反應,但通常胰島素分泌沒有變化。 毒理研究 生殖毒性 妊娠大鼠與兔器官形成期合並給予沙格列汀和二甲雙胍,兩種動物中均未見胚胎死亡和致畸性;妊娠大鼠中的劑量達到係統暴露量(AUC)為最大推薦人用劑量(MRHD;沙格列汀5mg,二甲雙胍2000mg)時100倍和10倍,妊娠兔中劑量達到AUC為MRHD的249倍和1.1倍。大鼠中可見輕微發育毒性,肋骨波形發生率增加,同時可見母體毒性,表現為試驗過程中體重降低11%~17%和攝食量降低。 兔中有12/30隻母體動物對合並給藥耐受性較差,導致動物死亡、瀕死或流產。但是對於有可評估窩仔的存活母體動物,母體毒性僅可見妊娠第21-29天體重輕微降低,伴隨的發育毒性為胎仔體重降低7%以及胎仔舌骨骨化延遲下列數據分別來自複方中單一成分各自的研究結果。 沙格列汀 遺傳毒性:沙格列汀Ames試驗、體外人白細胞細胞遺傳學試驗、大鼠微核試驗、大鼠DNA修複研究以及大鼠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結果均為陰性。 沙格列汀主要代謝物(BMS-510849)Ames細菌試驗結果陰性。 生殖毒性:在大鼠生殖研究中,雄性大鼠從交配前開始經口給予沙格列汀2周,交配期也持續給沙格列汀直到按計劃處死,總共約為4周。雌性大鼠自交配前至懷孕第7天,經口給予沙格列汀2周。在暴露量(以AUC計)約為MRHD的603倍(雄性)和776倍(雌性)劑量,未觀察到沙格列汀對生殖的不良影響。在引起母體毒性更高劑量(約為MRHD的2069倍和6138倍)時胎仔骨吸收增加。MRHD的6138倍劑量下,大鼠的動情周期延長、生殖力降低、黃體數和植入減少。 妊娠大鼠和兔器官形成期給予沙格列汀未見致畸性。兔在劑量為240mg/kg(分別約為MRHD沙格列汀及其活性代謝產物暴露量的1503倍和66倍)時可見盆骨骨化不全;在暴露量達到MRHD沙格列汀及其活性代謝產物暴露量的7986和328倍時可見母體毒性和胎仔體重降低。在母體毒性劑量200mg/kg(約為MRHD的1432倍和992倍)時可見骨骼變異。 大鼠妊娠第6-20天給予沙格列汀,在母體毒性劑量時可見子代雄性和雌性動物體重降低(暴露量≥MRHD沙格列汀及其代謝產物暴露量的1629倍和53倍)。 各劑量組子代大鼠未見功能性或行為異常。 致癌性:分別進行了小鼠每日經口給予沙格列汀50、250和600mg/kg兩年的致癌性研究,大鼠每日經口給予沙格列汀25、75、150和300mg/kg兩年的致癌性研究,沙格列汀在最高試驗劑量下都不會對小鼠或大鼠引起腫瘤。在小鼠中進行評價的最高試驗劑量約相當於MRHD水平上人暴露值(以AUC計)的903倍(雄性動物)和1210倍(雌性動物)。在大鼠中進行評價的藥物暴露值約相當於MRHD水平上人暴露值(以AUC計)的370倍(雄性動物)和2300倍(雌性動物)。 二甲雙胍 遺傳毒性:二甲雙胍Ames試驗、小鼠淋巴瘤細胞基因突變試驗、人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和小鼠體內微核試驗均呈陰性。 生殖毒性:給予二甲雙胍600mg/kg/日,雄性和雌性大鼠的生育能力均未見影響,此劑量按體表麵積計算大約相當於人類推薦每日最大用量的3倍。 致癌性:大鼠給予二甲雙胍900mg/kg/日104周,小鼠給予二甲雙胍1500mg/kg/日91周,按體表麵積計算大約相當於人類所推薦的每日最大用量2000mg的4倍。 小鼠和雄性大鼠未見腫瘤發生率增加,900mg/kg/日劑量下雌性大鼠可見良性泌尿係小息肉發生率增加。

注意事項

1.口服本品期間,應定期檢查腎功能,以減少乳酸酸中毒的發生,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應定期檢查腎功能。接受外科手術和碘劑X線攝影檢查前患者應暫時停止口服本品。 2.肝功能損害:因為肝功能損害與某些情況的乳酸性酸中毒相關,故通常情況下鹽酸二甲雙胍應避免在有臨床或實驗室證據的肝髒疾病患者中使用。 3.應激狀態:在發熱、昏迷、感染和外科手術時,服用口服降糖藥患者易發生血糖暫時控製不良,此時必須暫時停用本品,改用胰島素。待應激狀態緩解後恢複使用。 4.對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單獨使用本品,而應與胰島素合用。 5.應定期進行血液學檢查。本品治療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罕見。如發生應排除維生素B12缺乏。 6.即往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片治療,血糖控製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實驗室化驗異常或臨床異常(特別是乏力或難於表達的不適),應當迅速尋找酮症酸中毒或乳酸酸中毒的證據,測定包括血清電解質、酮體、血糖、血酸堿度、乳酸鹽、丙酮酸鹽和二甲雙胍水平,存在任何類型的酸中毒都應立即停用,開始其他恰當的治療方法。 7.單獨接受鹽酸二甲雙胍片治療的患者正常情況下不會產生低血糖,但當進食過少,或大運動量後沒有補充足夠的熱量,與其他降糖藥聯合使用(例如磺脲類藥物和胰島素),飲酒等情況下會出現低血糖,須注意。 8.老年、衰弱或營養不良的患者,以及腎上腺和垂體功能低下、酒精中毒的患者更易發生低血糖。老年患者和服用β-腎上腺阻滯劑的患者的低血糖很難辯認,須注意。 9.患者應當了解鹽酸二甲雙胍片治療的潛在危險和益處,以及選擇治療的方式。也應知道同時控製飲食、規律運動的重要性,以及規律檢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腎髒功能和血液學參數的重要性。 10.須向患者解釋乳酸酸中毒的危險性、症狀和容易發生乳酸酸中毒的情況。當出現不能解釋的過度呼氣、肌痛、乏力、嗜睡或其他非特異性症狀時,應立即停藥,及時看醫生。在二甲雙胍治療的初期常出現胃腸道症狀,一旦患者堅持某一劑量治療後出現胃腸道症狀,通常與藥物本身無關,隨後出現的胃腸道症狀可能是由於乳酸酸中毒或其他嚴重的疾病造成的。

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種罕見的、嚴重的代謝性並發症,可由本品治療期間二甲雙胍蓄積引發。如果發生乳酸性酸中毒,約50%的病例會導致死亡結果。乳酸性酸中毒還可與一些病理生理情況伴隨發生,包括糖尿病,或明顯的組織灌注不足和低氧血症。乳酸性酸中毒的特點是血乳酸鹽濃度升高(5 mmol/L)、血pH降低、電解質紊亂伴陰離子間隙增加、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當涉及二甲雙胍致乳酸性酸中毒時,一般可觀察到二甲雙胍血濃度5µg/mL。使用鹽酸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乳酸性酸中毒的報告率很低(約0.03例/1000患者-年、死亡率約0.015例/1000患者年)。臨床研究中,二甲雙胍的暴露量為20,000患者年以上,無乳酸性酸中毒報告。報告的病例主要發生在明顯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包括原發的腎髒疾病及腎髒灌注不足,通常是在多種並發醫療/手術事件及多種合並用藥的情況下發生。需要藥物治療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不穩定性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有灌注不足及低氧血症的患者,發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升高。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隨腎功能不全的程度及患者年齡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定期監測使用二甲雙胍患者的腎功能、使用二甲雙胍最小有效劑量,可明顯降低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特別是老年患者,應密切監測腎功能變化。≥80歲的患者不應使用二甲雙胍治療,除非肌酐清除率測定證明腎功能未減退,因為這些患者更易發生乳酸性酸中毒。此外,在有低氧血症、脫水、或敗血症等相關疾病存在的情況下,應立即停止二甲雙胍的使用。因為肝功能損害可明顯降低乳酸清除能力,所以有肝髒疾病的臨床或實驗室證據的患者,應避免使 用二甲雙胍。在使用二甲雙胍時應注意,患者不要過量飲酒,因為酒精可能會增強鹽酸二甲雙胍對乳酸鹽代謝的影響。此外,在進行靜脈給予放射性造影劑檢查以及手術之前,應暫時停用二甲雙胍(參見注意事項,腎功能評估, 飲酒,外科手術,使用血管內碘造影劑進行放射學檢查)。乳酸性酸中毒的發生往往是隱匿的,僅伴有一些非特異性症狀,如全身乏力、肌痛、呼吸窘迫、嗜睡加重及非特異性腹部不適。更顯著的酸中毒伴有體溫過低、低血壓,及頑固性心動過緩。患者及醫生必須意識到這些症狀的重要性。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當建議患者立即就醫(參見注意事項,缺氧狀態)。停用二甲雙胍,直至病情明確。測定血清電解質、酮體、血糖,如有需要,血pH、乳酸鹽水平、甚至血二甲雙胍濃度的測定也是有幫助的。胃腸道症狀在二甲雙胍治療初始階段是很正常的,如果患者穩定服用某一劑量的二甲雙胍後再出現胃腸道症狀,通常與藥物無關。後發生的胃腸道症狀可能是由於乳酸性酸中毒或其它嚴重疾病所致。使用二甲雙胍的患者,空腹靜脈血漿乳酸鹽水平超過正常值上限但低於5mmol/L,並不一定表示即將發生乳酸性酸中毒,可能有其它機製解釋,如糖尿病控製不佳或肥胖、劇烈運動、或樣本處理的技術緣故(參見注意事項,既往2型糖尿病控製患者臨床表現的變化)。伴有代謝性酸中毒的任何糖尿病患者,如缺乏酮症酸中毒的證據(酮尿或酮血症)則都應疑診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種急症,必須住院治療。使用二甲雙胍發生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應立即停藥,及時采取支持治療。由於鹽酸二甲雙胍是可以被透析出來的,(血液動力學狀況良好的時候清除速度可以達到170毫升/分鍾),因此建議立即進行透析治療糾正酸中毒、排除蓄積的二甲雙胍。經過這樣的治療通常症狀會迅速緩解恢複。(參見禁忌和注意事項,飲酒,外科手術,影響腎功能或二甲雙胍分布的合並用藥,使用血管內碘造影劑進行放射學檢查,缺氧狀態)。胰腺炎有患者使用沙格列汀出現急性胰腺炎的上市後報告。在開始本品治療後,應謹慎地觀察患者是否有胰腺炎的症狀和體征。如果疑有胰腺炎,應立即停用本品,並且進行恰當的處理。尚未確定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是否會增加胰腺炎發生的風險。腎功能評估二甲雙胍主要通過腎髒排泄,二甲雙胍蓄積及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隨腎功能損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因此,本品禁用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參見禁忌)。在開始使用本品前以及此後至少每年一次評估腎功能,並證實腎功能正常。預計會發生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如老年人),應增加腎功能評估的頻率,如證實為腎功能損害,應停用本品。肝功能受損收到一些乳酸性酸中毒病例與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二甲雙胍有關。因此,不推薦用於肝功能不全患者。維生素B12濃度在為期29周的二甲雙胍臨床對照試驗中,觀察到約7%的患者既往血清維生素B12濃度正常,其血清濃度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但無臨床表現。此種降低可能是由於幹擾了B12內因子複合物對維生素B12的吸收,維生素水平B12的降低很少伴發貧血。停用二甲雙胍或補充維生素B12後能迅速恢複。建議使用本品的患者每年測定一次血液學參數,若出現任何明顯異常,應適當地檢查並處理(參見不良反應,臨床試驗經驗)。某些患者(維生素B12或鈣攝入或吸收不足的患者)似乎易出現維生素B12水平低於正常的情況。對於這些患者,每隔2至3年常規進行血清維生素B12測定是有益的。飲酒已知酒精能夠影響二甲雙胍對乳酸代謝的作用。因此應當警告接受本品治療的患者避免過量飲酒。外科手術手術時應暫時停用本品(不限製飲食飲水的小手術除外),直至患者恢複進食同時腎功能評估正常為止。既往2型糖尿病控製患者臨床表現的變化既往使用本品的 2型糖尿病控製良好的患者,發生實驗室檢查異常或臨床疾病(尤其是疾病診斷不清)時,應立即對其評估,以確定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的證據。評估應包括血電解質和酮體、血糖,如有必要同時檢測血pH、乳酸鹽、丙酮酸鹽、和二甲雙胍濃度。如果發生任何一種形式的酸中毒,應立即停用本品,並啟動其它適當的矯正措施。與磺脲類或胰島素合用沙格列汀當沙格列汀與磺脲類或者胰島素這些已知會引起低血糖的藥物聯合使用時,確診低血糖的發生率升高,並高於安慰劑與磺脲類或者胰島素聯合使用時的發生率(參見不良反應,臨床試驗經驗)。 因此,與本品合用時,需減少胰島素促泌劑或胰島素的劑量,以降低發生低血糖的風險(參見用法用量,促胰島素分泌藥物(如磺酰脲類藥物)或胰島素)。鹽酸二甲雙胍在通常情況下,單用二甲雙胍的患者不會發生低血糖。但是當熱量攝入不足、大運動量未補充熱量、合並使用其它降糖藥物(如磺酰脲類藥物和胰島素)或飲酒等情況下可發生低血糖。老年人、體質虛弱、或營養不良、以及腎上腺/垂體功能不全、或酒精中毒患者對降糖作用特別敏感。老年人以及正在使用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的患者,低血糖可能難以識別。影響腎功能或二甲雙胍分布的合並用藥可能影響腎功能或導致血液動力學明顯變化或可能幹擾二甲雙胍分布的合並用藥,如經腎小管分泌清除的陽離子藥物,應謹慎使用(參見藥物相互作用,陽離子藥物)。使用血管內碘造影劑進行放射學檢查血管內使用碘造影劑檢查可能導致腎功能的急性改變,使正在使用二甲雙胍的患者發生乳酸性酸中毒。因此,計劃進行這種檢查的患者,在進行此操作之前或檢查時、以及檢查後48小時,應暫時停用本品。隻有在腎功能再評估結果證實腎功能正常時,才可再次使用。缺氧狀態心血管衰竭(休克)、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以低氧血症為特征的情況可伴發乳酸性酸中毒,也可引起腎前性氮質血症。接受本品治療的患者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停藥。超敏反應在本品上市後使用的過程中已有嚴重的超敏反應報告,包括速發過敏反應、血管性水腫以及剝脫性皮膚損害。這些反應出現在本品治療後的最初3個月內,有些報告發生在首劑給藥後。如疑有嚴重的超敏反應,則停止使用本品,評估是否還存在其他可能的原因,並改用別的糖尿病治療方案(參見不良反應)。在使用別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製劑出現血管性水腫的患者中使用本品應謹慎。因為尚未確定這類患者使用本品是否易發生血管性水腫。大血管風險終點事件研究目前尚無結論性的臨床研究證明本品或其他任何糖尿病治療藥物可降低大血管並發症的風險。

藥品查詢

藥企入駐
申請快捷、曝光率高、上線快

最新資訊

更多

熱門藥品

更多

藥企推薦

更多

相關醫生

更多

相關醫院

更多
藥企入駐&商務合作聯係:

181708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