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肺炎支原體,曾名為類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是介於病毒與細菌之間的一種沒有細胞壁的病原體,可通過細菌濾器。在瓊脂培養基中生長時,需要含膽固醇的酵母浸出液及20%馬血清。其菌落很小,很少超過0.5mm,肉眼不易觀察。在顯微鏡下菌落呈圓形均勻的顆粒狀,外圍有透明帶。MP呈球形、杆狀和絲狀等多種形態。僅有由三層膜組成的胞漿膜,革蘭染色呈陰性。胞質內含核糖體和雙股DNA。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生長較其他支原體為慢,接種後5~10天才能見到。能發酵葡萄糖產生乳酸,能產生過氧化酶類溶血素。
肺炎支原體基因組DNA全序列長835及849Kbp,分子量5.1*108。
P1蛋白是肺炎支原體的膜表麵蛋白質,分子量為170KD,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對黏附細胞與致病起重要作用。其基因序列已全部闡明,位點特異的13肽亦已合成。
肺炎支原體的核糖體大小約為70s,內含5、16及23s3種rRNA,並有50種左右的蛋白質,其中16s rRNA有較保守的重複序列,且有種屬特異性,常被用於探針雜交分型及PCR分型。肺炎支原體對呼吸道上皮細胞有特殊的親和力,對青黴素耐藥,對紅黴素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極為敏感。
二.發病機製
目前認為,其發病機製主要由於支原體穿過宿主呼吸道黏膜表麵的黏液纖毛層,黏附於黏膜上皮細胞上,此黏附作用與肺炎支原體表麵的P1蛋白的末端結構有關。當此黏附因子附著於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時,釋放的有毒代謝產物可導致纖毛運動減弱,細胞損傷。
感染肺炎支原體後,可引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體液免疫應答先出現特異性IgM抗體,然後出現IgG抗體,持續較長時間。鼻咽部局部產生的分泌性IgA抗體,能有效地抑製肺炎支原體與呼吸道上皮結合。呼吸道IgA抗體比血清中抗體對宿主的免疫狀態有更直接關係。在感染防禦上局部抗體甚為重要。局部免疫除IgA外,局部細胞免疫也發揮作用。因為初次感染使幼兒致敏,促使再次感染時發生較重的臨床表現,表明本病與感染肺炎支原體後機體產生超敏反應的關係。
病理改變主要為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及間質性肺炎。管壁水腫、增厚、有浸潤斑。支氣管及細支氣管內有黏液甚至膿性分泌物。鏡下所示為急性細支氣管炎伴有間質性肺炎。肺泡內可見有少量水腫液及巨噬細胞。細支氣管壁有水腫、充血以及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腔內可見到中性粒細胞、脫落上皮細胞及細胞殘片。附近的肺泡間隔內有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重症可見彌漫性肺泡壞死和透明膜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