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確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眾多研究認為其發病的相關因素與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有關。
1.生物學因素
(1)產後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是其發生的生物學基礎。分娩後胎兒胎盤娩出,血液中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於產後1周內可達到非孕期水平。此生理特點恰與PPD發病的高峰期相吻合。近來有學者采用小劑量雌、孕激素防治PPD取得了明顯效果,這將有助於對其發病機製的深入研究。
(2)有研究顯示產後HCG水平明顯下降、催乳素水平迅速上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改變、甲狀腺功能低下均與產後發生PPD有關。
(3)另有研究發現,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水平降低與產後憂鬱症有關,而這類神經體質增加又與產後躁狂症有關。並認為產後β-內啡肽迅速下降,而α2-腎上腺受體升高與產後憂鬱症也有關。
(4)本次分娩因素:臨產時間較長、產鉗助產、剖宮產、產後出血、感染、泌乳不足或新生兒因素如低體重兒、新生兒窒息等,孕產期有並發症與合並症者產後憂鬱症的發病率也增高。
2.心理因素 研究發現婦女在孕產期均有心理變化、感情脆弱、依賴性強等變化,故孕產期各種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異常。除上述因素外,非計劃妊娠、對分娩的憂慮、恐懼、胎嬰兒的健康、嬰兒性別非所願,對成為母親照料孩子的焦慮等均可造成心理壓力。
3.社會因素 國內外研究表明,婚姻破裂或關係緊張、夫妻分離、家庭不和睦、生活困難、缺少丈夫和家人及社會的關心幫助、文化水平低、圍生期保健服務少等均可能是PPD發病的誘因。
(二)發病機製
據研究,產後精神病與雙相型情感障礙家族史、既往雙相型情感障礙史、初產婦、丈夫支持不良等因素有關。說明產後精神病的發病與遺傳、社會心理因素、人格缺陷、軀體因素及產後積累的激素變化有關。有人認為強迫型人格和不成熟人格婦女容易發生產後精神病。Wieck等(1991)提出了內分泌機製,發現在某種程度上可通過產後即可采用嗎啡刺實驗來預測,產後脫水嗎啡實驗顯示激素分泌增加的產婦最容易發生產後精神病。但該實驗未能被Meakin等(1995)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