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1、主要表現為不自主動作,影響部位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最多見的是一種突然、短暫、重複、刻板的一群肌肉或數群肌肉的小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呲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轉動軀體、甩動手臂等運動性抽動,也可為類似咳嗽聲、清嗓聲等發聲性抽動。一般情緒緊張時加劇,精神集中時減少,睡眠時消失。在某一個時期內常以同一個症狀為主,有時可轉換為另一群肌肉的抽動,
2、即症狀的變化性。患兒常伴有多動、注意力集中困難、睡眠差等心理問題。
3、抽動症和癲癇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疾病。癲癇俗稱羊癲瘋,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由於癲癇小發作時也會出現麵部肌肉抽動,所以才會出現把抽動症當癲癇治這種現象。
兩者的區別在於:癲癇是因大腦皮層受到抑製,會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知覺恢複後患兒無法正確描述,多在夜間發作。抽動症屬於運動神經問題,晚上沒事,絕對不會昏迷,也不倒地。到醫院做腦電圖檢查,抽動症孩子絕大多數正常,而癲癇兒童則會出現腦電圖異常。這是診斷區別的要害。
二、預防:避免對任何不良習慣的模仿,避免各種精神刺激,防治不良情緒的產生。
三、治療:包括心理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
1.心理行為治療 應對兒童父母說明此病性質,不要焦慮緊張,這樣可以清除由於父母緊張和過分關注造成的強化作用。對兒童的抽動表現可采取不理睬的態度,使症狀逐步減弱消退。不要反複不斷地提醒或責備孩子,否則會更加強化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抽動更加頻繁。應努力分散兒童的注意力,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用肌肉鬆弛療法、操作性處理法等行為治療方法對清除抽動症狀有良好的效果。患兒在接受治療時要取得其家長及他本人的合作,並給家長以指導,以便協助治療。
對患兒病前的心理因素應詳細分析,找出可能的誘因,然後予以解決,例如家庭矛盾的調整等。
父母對小兒的過度要求所造成的心理衝突和緊張情緒必須予以克服。若有學校因素,應與老師聯係協同解決。對屬於無法解決的因素,則應給予支持性心理療法,幫助小兒找正確的對待方法。
2.藥物治療 首先要治療誘因,例如扁桃體炎、結膜炎、鼻炎、咽炎等。對抽動症狀一般無需藥物治療,症狀嚴重者可試用氟呱啶醇,對有嚴重焦慮情緒的患兒可服用安定等鎮靜劑。
3物理治療 目前除了藥物治療抽動症外還有物理治療的方法,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就是這個物理方法的名稱,它是通過微電流刺激大腦,能夠直接調節大腦分泌一係列有助於改善兒童多動症和抽動症症狀的神經遞質和激素,如內啡肽、已酰膽堿,這些激素參與調節人體多項生理和心理活動,能夠全麵改善多動和抽動症患兒情緒不穩、易激惹、活動過度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