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腿腳肌肉強直,一陣陣抽動,呈角弓反張(頭後仰,全身向後彎呈弓形),雙眼上翻或凝視,神誌不清。
1)心悸伴心跳時有一止
心悸時患者自測脈搏,若心跳不規律,時有一停,則心悸可能與心律不齊有關。
2)心悸伴神經官能症
多見於心髒神經官能症者,患者以青壯年女性多見。除心悸外,患者常有心跳快、胸悶,心前區刺痛或隱痛,呼吸不暢。並常伴有頭痛、頭暈、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官能症症狀。發病常與精神因素有關,每因情緒激動而發作。
3)心悸伴高血壓
若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心悸、頭暈、頭痛、血壓高,應考慮高血壓性心髒病引起的心悸。若既往無高血壓病史,陣發性血壓升高,心悸則與嗜鉻細胞瘤有關。
4)心悸伴消瘦、腹瀉、煩躁易怒
心悸同時伴有消瘦、多食、大便次數多、眼球凸出、煩躁,應考慮甲亢引起的心悸。
5)心悸伴乏力、麵色蒼白
心悸伴有乏力、麵色蒼白、頭暈、血色素低,應考慮貧血引起的心悸。
6)心悸於飯後3小時以後出現
心悸於飯後3小時或空腹時出現,伴頭暈、饑餓感、出冷汗,應考慮低血糖,對於那些已經藥物治療或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是否藥物過量引起的低血糖反應。
7)發熱、咽痛後胸悶、心悸
先有發熱、咽痛等症,3周後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應考慮心肌炎。多見於青年人。以上討論了生理性心悸、病理性心悸及從心悸的伴隨症狀推斷心悸的病因。臨床上,病人需要注意的是心悸與患者的精神因素和注意力有關。身心健康者在安靜狀態並不感到自己心在跳動,但在情緒激動或強烈體力活動後常感心悸。然而為時短暫,靜息片刻心悸消失。而神經過敏者則不然,一般心率突然加快或偶發過早搏動也可感到心悸。此外,當患者注意力集中時,如夜間臥床入睡前,或在陰森的環境中,心悸往往易出現而明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由於逐漸適應了而不常感到明顯的心悸,易致延誤就診。此時自測脈搏跳動是很有必要的。當心跳過快(大於60次A分),心跳過慢(小於100次A分),心跳不規律時有一止時,應及時至醫院就診。另外,當患者自覺心悸,並據伴隨症狀推斷出大致病因時,也應及時至醫院做各項檢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預防:平時可適量補鈣,多曬太陽,注意局部保暖,也要注意體位的變化,如坐姿睡姿,避免神經血管受壓,你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熱敷、按摩,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如果還無改善,你就應到醫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