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功能紊亂(胃腸神經官能症)起病多緩慢,病程多纏綿日久,症狀複雜,呈持續性或反複發作性,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胃神經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現為:反複發作的連續性曖氣,咽部異物感,兩肋和胃脘部的脹悶,串痛,及胃內無以言狀的不適感,無饑餓感、或時而食欲旺盛,時而無食欲、胃內上衝上逆,打嗝、口幹、口苦,胸悶、喜歡出長氣,反酸、噯氣、厭食、惡心、嘔吐、劍突下灼熱感、食後飽脹、上腹不適或疼痛,每遇情緒變化則症狀加重。腸神經官能症又稱腸易激惹綜合征,為胃腸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以腸道症狀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脹、腸鳴、腹瀉和便秘、左下腹,痛時可捫及條索狀腫物,腹痛常因進食或冷飲而加重,在排便、排氣、灌腸後減輕。腹痛常伴有腹脹、排便不暢感或排便次數增加,糞便可稀可幹等症狀。過去稱此為結腸功能紊亂、結腸痙攣、結腸過敏、痙攣性結腸炎、粘液性結腸炎、情緒性腹瀉等。
胃腸道功能不好的鑒別診斷:
1、胃神經官能症:
(1)神經性嘔吐,多見於女性。患者往往在進食後不久突然發生嘔吐,一般無明顯惡心,嘔吐不費力,嘔吐量不多,且不影響食欲和食量,常邊嘔邊進食,因此多數無明顯營養障礙。神經性嘔吐可伴有癔病的色彩,如誇張,做作、易受暗示、突然發作,間歇期完全正常,因此也稱為癔病嘔吐。
(2)神經性曖氣,患者有反複發作的連續性曖氣,致使不自覺地吞入大量空氣而使症狀更為明顯,導致頻頻曖氣,常有癔病色彩,當眾發作。
(3)神經性厭食,多為女性,主要為厭食或拒食,嚴重者有體重減輕。患者多數自覺良好,行動活潑敏捷,有時又自相矛盾地對食物甚感興趣,甚至貪食飽餐,而後又偷偷嘔掉。患者因長期少食,體重減輕可達原有體重的40-60%以致惡病質的程度。患者常有神經內分泌失調,表現為閉經、低血壓、心動過緩、體溫過低、饑餓感喪失等。
2、腸神經官能症:
腸神經官能症又稱激惹綜合征,為胃腸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以腸道症狀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脹、腸鳴、腹瀉和便秘等症狀。實際上,本征腸道功能紊亂,並沒有炎性病變,而且功能紊亂也不限於結腸。
(1)以結腸運動障礙為主 較多見。患者有陣發性腸絞痛,主要位於左下腹,腹痛的發作和持續時間雖不很規則,但多數在早餐後發作,熟睡時極少見。腹痛常因進食或冷飲而加重,在排便、排氣、灌腸後減輕。腹痛常伴有腹脹、排便不暢感或排便次數增加,糞便可稀可幹。
(2)以結腸分泌功能障礙為主。
(3)以小腸功能障礙為主。
預防:為了避免胃腸道功能紊亂,一日三餐熱量要均衡,飲食規律,戒煙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得過飽,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時適當多吃一些青菜、水果,保持規律作息。一旦發生胃腸道功能紊亂,應盡快恢複正常飲食,症狀明顯者,最好及時就醫,服用一些藥物幫助緩解不適。